第12部分(第2/4 頁)
和解大的怨恨,必然還有殘餘的怨恨,怎麼能算是妥善呢?
因此,聖人執借據卻不逼索於人。
有德者就象執借據而不逼索一樣,施德不求報,得理能讓人。
無德者就象收稅人一樣嚴厲刻薄。
自然法則不分親疏,總是把善果報應善人。
原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註釋】信:是憑據、根據的意思。信言:誠實的話。美:華麗、漂亮,粉飾、美化。
信實之言不苛意追求辭藻華美,苛意追求辭藻華美之言不信實。老子言道論德並非是主觀的憑空而談,而是〃言有宗,事有君〃的,是實踐經驗的哲學總結。所以,有根有據的言論沒必要用華麗的辭藻來進行粉飾,但它揭示的卻是真理;主觀、唯心的言論缺乏科學依據,無論對它進行怎樣的粉飾美化,也經不起實踐的檢驗。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註釋】善:善良。辯:辯說、巧說、巧辯、詭辯。
善良之人不文過飾非無理狡辯,文過飾非無理狡辯之人不善良。
【漫談】孔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現在電視上時而轉播的辯論會,勝負不以所辯道理之曲直為依,而以辯者的口才和辯論的技巧為據,理歪而辯狡者勝,理正而辯訥者負。如果這只是為了訓練、評比口才,採用些生活小知識為試也無可厚非,但若是用些類似倫理道德等大是大非的問題為試,並讓廣大人民觀瞻,其作法就令人不敢恭維了。這樣作的社會效果如何?文化導向到底要將我們的人民導向何處?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註釋】知者:真正知〃道〃者。 博:博雜。
善有元,事有會,天下途殊而同歸,百慮而一致,知其元而眾善舉矣。故不待多學而知之。《黃帝內經》雲:〃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易.繫辭》雲:〃天下何思何慮?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韓康伯說:〃少則多,多則惑,途雖殊,其歸則同,慮雖百,其致不二。苟識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
所以,知〃道〃者,能秉要執本以一持萬,不眉毛鬍子一把抓;眉毛鬍子一把抓者可謂不知〃道〃。蘇轍說:〃能一以貫之,則無所用博;博學而日益者,未必知道也。聖人抱一而已,他無所積也。然施其所能以為人,推其所有以與人,人有限而己無盡,然後知一之為貴也。〃
【漫談】大宰尚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孔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
【註釋】積:積藏,此指私留。有:富有。
聖人不積留主觀成見,而唯〃道〃是從。將自己掌握的〃道〃之德,在實行〃道治〃中,能恩惠與人民,自己的德就會愈加富有;將自己理解的〃道〃理,能讓更多的人得到理解,自己的理解便會愈加充實。範應元說:〃聖人虛心應物,故無積。物有限而道無窮,故用之愈有愈多。〃
張之純說:〃為人設施德化,則己愈有德。與人之生長之資,則己生氣滿懷。〃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註釋】人道之當然而不可違者,古人所謂義;天道之本然而不可爭者,古人所謂命。《呂氏春秋.恃君覽》說:〃命也者,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舉錯者,不得與焉。〃天地雖大,其化均;萬物雖多,其治一。聖人法天而行,無為為之,無慾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自然的規律,是有利於萬物生髮而不加傷害;聖人的行為準則,是順應客觀規律而不與之競爭。
【漫談】〃無為而治〃,並非就是說人對於自然界、對於國家、對於社會一點不作為,而只是說要尊重自然法則、要尊重百姓願望,不要與其相爭,不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