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主觀妄為,所以才難治理。
人民之所以不怕死,是由於統治者的奢侈生活太豐厚,所以才不怕死。
只有不以厚生豐養為追求者,才比厚生豐養者賢明。
原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就此。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註釋】民不畏威:人民不怕權威逼迫。大威:革命的權威。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但若是統治者殘民害理,暴取豪奪,逼得百姓走投無路時,人民就會揭竿而起,以暴易暴。
【漫談】著名經濟學家、紅旗出版社社務委員黃葦町說,能否得到人民擁護,是一個政權是否穩固的基礎。蘇聯的解體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真理。1991年那個炎熱的夏天,在青年人紛紛上街的一片喧囂中,只有幾個胸前掛著舊日勳章的老人為自殺的謝·費·阿赫羅梅耶夫元帥舉行了葬禮。合棺之前,元帥的妻子在丈夫冰冷的額頭上最後吻了一下,痛心地講道:“他從18歲起便參加了同德國法西斯的戰鬥,可是如今我們的國家卻被民主派法西斯分子從內部攻克了。”“民主派法西斯分子”這一用詞是否妥當姑且不論,擁有世界最強軍事力量的蘇聯確實是被內部攻破的。1991年出現的國家瓦解,其政治原因這次再無法迴避。人們可以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總結出千條百條經驗教訓,然而最基本的一條還是人心向背問題,即原來蘇聯的錯誤政策造成了人民的不滿和失望。
毛澤東在革命戰爭年代有句名言……“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得到群眾擁護的國防,才是最鞏固的國防,無論武器裝備發展到什麼水平這都是真理。一個國家的國防是這樣,一個國家的政權統治同樣也是如此。
【漫談】解放初期,一談起我國遭受列強侵略,就歸罪為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這說法當然是有其正確性。但為什麼我們現在論述時政卻有了另一種論調,那就是“落後就要捱打!”這是為什麼?難道經我們解放後半個多世紀改天換地的革命,比滿清那時還更有必要必須用落後來作為受欺負的第一位理由嗎?
要想易亂為治,必須敢於面對現實!舊者未必盡非,而新者未必盡是,應接受歷史教訓,善則從之,不善則改之,這樣才能真正有所進步。腐敗不能全然替代落後,落後也不能全然掩飾腐敗,更不能無視這兩者本身就存在的因果關係。
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
【註釋】狎:〃狹〃字的假借字,狹迫,逼迫的意思。
不要逼窘人民的處境,不要壓迫人民的生計。只有不壓迫人民,才不會遭到人民的厭棄。
武王曾問於太公曰:〃治國之道若何?〃太公對曰:〃治國之道,愛民而已。〃武王又問:〃愛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而勿敗,生之而勿殺,與之而勿奪,樂之而勿苦,喜之而勿怒。此治國之道,使民之宜也。民失其所務,則害之也。農失其時,則敗之也。有罪者重其罰,則殺之也。重賦斂者,則奪之也。多徭役以罷民力,則苦之也。勞而擾之,則怒之也。〃陸游詩曰:〃但得官清吏不橫,即是村中歌舞時。〃
【漫談】黃葦町在中央黨校講蘇共亡黨十年祭中說:蘇共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階級和蘇聯人民拋棄,是導致蘇共亡黨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事變失敗後,蘇聯解體,蘇共解散,其財產被沒收……令人震驚的是,查封者不僅沒有遇到任何有組織的反抗,在有關的歷史檔案中,也沒有發現當時哪裡有工人、職員、蘇共黨員們自發地集合起來,去保衛自己的區委、市委和州委,或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的記載。
《蘇維埃俄羅斯報》的政論家謝爾蓋曾寫道:“由於種種神秘不解的原因,在俄羅斯工人群眾之間,醞釀了一種信念,認為摧毀蘇維埃制度並放棄與蘇共的團結一致將對人們有利。”
蘇共創業時的輝煌和謝幕時的淒涼,其原因,必須從她和人民群眾的關係變化中去尋找。那就是“人民公僕”的蛻變。比如,幹部委任制。這種自上而下的任命制和變相任命制,不僅損害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而且,由於被選拔的幹部只需對上負責,不用對下負責;只怕領導批評不怕群眾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