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部分(第4/4 頁)
處偏
隅,朝廷素來優待,此次不通周使,無非因府州防禦使杜德扆,厚沐國恩,
得加旌節,彝興恥與比肩,所以有此變態。臣等以為府州褊小,無足重輕,
不若撫諭彝興,善全大體。”周主怫然道:“朕至晉陽,德扆即率眾來朝,
且為我力拒劉氏,朕授他節鉞,不過報功,奈何一旦棄置!夏州止產羊馬,
貿易百貨,悉仰我國,我若與他斷絕往來,他便窮蹙,有何能為呢?”借周
君臣口中補敘夏州府州事,筆墨較省。乃遣供奉官馳詣夏州,齎詔詰責,果
然李彝興惶恐謝罪,不敢抗違。
周主喜如所期,更下詔求言,詳詢內情,並及邊事。邊將張藏英上書獻
策,謂深、冀二州交界,有葫蘆河橫亙數百里,應改掘鑿深,足限胡馬南來,
以人力濟天險,最為利便等語。周主因遣許州節度使王彥超,曹州節度使韓
通,起發兵夫,往掘河道。一面令張藏英繪圖立說,再行詳聞。藏英奉詔,
繪就地形要害,請旨入朝,面陳圖說,請俟葫蘆河鑿深後,即就河岸大堰口,
築城置壘,募兵設戍,無事執耒,有事操戈,且願自為統率,隨宜進止等語。
周主喜道:“卿熟諳地勢,悉心規劃,定能為朕控御邊疆。朕準卿所請,可
即前去排程,毋負朕望!”
藏英立即拜辭,回鎮月餘,募得邊民千餘人,個個是身長力壯,矯健不
群。那遼主述律,聞周軍築城堰口,派兵來爭。王彥超、韓通分頭堵御,卻
也敵得住遼兵。無如遼兵忽來忽去,行止無常;周軍進擊,他即退去,周軍
……… Page 261………
退回,他又進來,害得王、韓兩將,日夕防備,不遑寢食。一班鑿河築城的
民夫,也是驚惶得很,旋作旋輟。可巧張藏英募齊兵丁,前來大堰口,與王
彥超、韓通會議,決計自作前驅,王、韓為後應,殺他一個痛快,使不再來。
當下引眾馳擊,橫厲無前,遼兵已是披靡,藏英又挺著長矛,左旋右舞,挑
著處人人落馬,刺著處個個洞胸,任你遼兵如何刁狡,也逃不脫性命。再經
王彥超、韓通,從後追上,殺斃遼兵無數,剩得幾個腳長的,抱頭鼠竄,不
知去向。
藏英追趕至二十里外,遠望不見遼兵,方才退歸,於是葫蘆河疏鑿得成,
大堰口城壘漸竣。王彥超、韓通同時返鎮,單留張藏英保守城砦,已足抵制
遼人。周廷改稱大堰口為大宴口,號屯軍為靜安軍,即令藏英為靜安軍節度
使。小子有詩讚道:
鑿河築壘費經營,扼要才堪卻虜兵。
胡騎不來河北靜,武夫原可作干城。
長城有靠,朔漠無驚,英武過人的周主榮,又想西征南討了。欲知後事,
請看後文。
知進不知退,是英主好處,亦即英主壞處。高平之戰,非周主榮之決計
進兵,則北漢熾張,長驅南下,河北必非周有矣,至北漢主已敗入晉陽,繕
甲兵,完城塹,堅壁以待,志在決死,加以遼兵為助,左右犄角,此固非可
輕敵者,況以逸待勞,以主待客,難易判然,安能必勝?周主知進而不知退,
此其所以損兵折將,棄械耗財,而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