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第2/4 頁)
了,在電影院裡聽見擎天柱說‘汽車人變形’的那一刻,我熱淚盈眶。”這是一位影迷在論壇上的發言,而他所代表的那一代人對《變形金剛》具有的深刻感情。正是這部真人動畫電影能夠獲得如此高票房的基礎。
發行方華納兄弟的發言人邁克?沃爾曼也站出來為影片搖旗吶喊,“《變形金剛》創造了有史以來最棒的三個工作日票房,這部電影的吸引力非常廣泛,它是那種可以吸引整整一家人去看的暑期大片,我們將興奮的看到它在週末的時間裡繼續高歌猛進。”
確實,《變形金剛》在北美得到了譭譽雜陳的評價,但抨擊基本都來自嚴重式微的職業影評界。
類似‘杜克?羅森伯格根本不會表現角色的人性和深度’、‘曾經拍攝出《黑暗騎士》這般優秀作品的導演竟然拍出如此一部爛片’的言論層出不窮。
就連對待杜克比較友善的《洛杉磯時報》的專欄影評人肯尼斯?圖蘭,都認為他在特效上做的有些過火。
“機器人互相撞擊後衝破整棟大樓、大樓倒下時砸到大街上、戰鬥機在頭上盤旋、威震天和正派英雄擎天柱的終極大戰……在震耳發饋的戰鬥聲中。還有強烈的重金屬音樂伴奏。無休無止的cgi製作場面太多了,多得讓人受不了。也讓人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劇組應該再去評估一下他們的策略,而不應該在銀幕上簡單地亂玩這些變形和對打遊戲。我的意思是,cgi是這部電影至關重要的元素,但我們的匹薩不能全部由cgi組成。”
然而,沒多少影迷買他們的帳。《變形金剛》拍攝製作出來,本就不是給喜歡溫吞如水的電影的人看的。
票房無疑是這部影片在北美受歡迎程度的最好明證。
週末所能拿到的票房數字,對一部暑期檔商業大作來說無疑相當重要,在首週末開端的週五這一天,《變形金剛》就交出了一副極其出色的答卷。
哪怕此前已經在北美放映了三天。影片在週五一天還是拿到了3726萬美元。
在中國的全球首映式結束後,劇組就分為了兩部分,杜克帶領一小部分人留在了中國,配合影片在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的宣傳,蒂娜?菲則帶領劇組主要的演職人員返回北美,重點顧及北美市場的宣傳。
一次通告上,作為製片人的蒂娜?菲也被記者問到了關於職業影評人抨擊影片的問題。
她受到杜克的影響,對影評人的惡感可謂根深蒂固。
“劇組所有人員盡我們所能的努力工作,我很高興看到除了影評人之外觀眾都喜歡這部電影,那就讓我們無視那些影評人吧,他們可以代表觀眾嗎?不能!所以,電影首先就是要讓觀眾喜歡。”
面對眾多的媒體記者,蒂娜?菲的話一點都不客氣,“在北美,自由市場的理念深入人心,如果觀眾不喜歡一部影片,他們就不會在這上面投入一美分,但現在的形勢是,大多數觀眾明顯非常喜歡《變形金剛》,又何必在乎只有三百多人的群體的看法呢?”
相比於杜克有時要注意公眾形象,蒂娜?菲的話更為直接,“儘管遭到影評人的猛烈抨擊,大多數觀眾仍然湧進電影院觀看《變形金剛》真人電影,這個事實是導致影評人對這部影片惱怒和猛烈抨擊的的主要原因,因為他們的評論總被公眾所無視。”
“他們是活在過去的一批人,時代變了,他們卻沒有改變,依然認為自己才是電影業的中心。一段影評就能決定一部電影的生或者死,總是想當然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替全美的所有觀眾挑選影片,想要影響他們什麼樣的影片該看,什麼樣的影片不該看。”
“但現在的資訊更加自由了,新成長起來的一代。選擇電影方面不會篤信任何專業人士,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購票,毫不客氣的說,影評人是一個正在迅速滑落的行業。”
“正是這種情況,導致了許許多多的影評人不滿,他們開始改變以前相對還算公正的立場,總想對年輕觀眾指手畫腳,他們本應客觀的對電影本身評論,最後卻是與主流觀眾的衝突。只因他們拋棄了電影角度。一切以自我為正確標準,高高在上的攻擊觀眾的喜好。”
“其實,這些影評人都已經不值得我們去關注了,他們幾乎沒有在‘評論電影’”,都只是在‘用力吆喝’,想要重新恢復十年乃至二十年前作為影評人的風光地位。”
當記者問及對杜克工作的看法時,蒂娜?菲滿口都是稱讚,“我們這些朋友管他那種工作方式叫‘杜式作業系統’。感覺就像應對戰爭一樣,亂糟糟的。到處都是爆炸聲。場地四周能想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