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3/4 頁)
宇宙大爆炸後膨脹,膨脹的擴張力無法與萬有引力抗衡,所以膨脹到一定程度就趨於停止,從而開始與膨脹相反的方向坍縮,坍縮到最後,宇宙發生大擠壓,回到“宇宙大爆炸”時的那個原點。
這三種假說各有支持者,其中,當前較為主流的宇宙模型認為宇宙處於加速膨脹過程中,也就是認為宇宙的未來會是“開放宇宙”,這是因為物理學家索爾·珀爾馬特、布萊恩·施密特與亞當·里斯透過天文觀測遙遠超新星,而發現了宇宙加速膨脹,因此,共同榮獲2006年邵逸夫天文學獎與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當然,這些假說的前提都是在地球所在的位面宇宙,其它位面什麼情況別說人類,連陸小七都不清楚。
就比如現在,陸小七看到的,就是一個與地球位面不同的,正在坍縮的宇宙。
這個位面的壁障之內,可以看到如同地球位面一樣廣闊到難以描述的浩瀚空間,要不是陸小七剛剛穿越了它的邊界,一定會感嘆它的“浩瀚無垠”——它是“有垠”的。
只不過,和地球位面不同,在靠近位面壁障的廣大區域內,無數的星系、星雲,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往位面的中心飛去。
如果是以人類尺度來觀看,說不定還無法發覺,因為人類太渺小了,可是現在陸小七用的是“世界”視角,所以他現在很清楚地“看”到,這些星系與星雲,以及無數對人類來說無法觀察到的“暗物質”,都在加速往位面中心飛,不,不是“飛”,而是“墜落”!
陸小七作為“旁觀者”,自然是超脫於這裡的,所以他的“飛行”速度,是可以遠遠超過這些“墜落星系”的。
很“巧合”地,陸小七在“超車”的途中,經過了一個挺美麗的行星,和地球整個蔚藍色的外表不同,這顆星球是淺綠色的,星球表面也是大部分覆蓋著海洋,陸小七好奇之下,“湊近”了觀察起這顆星球起來。
最引他矚目的就是,這顆星球上不僅有著豐富的生命體,應該還有著智慧文明!
不遠處是一處海港,海港中停靠著無數造型奇異的船隻,船隻上有長得很像鴕鳥,但頭很大的生物,它們臉上帶著驚恐的表情,看著前方數十海里的一處島嶼——那裡的火山爆發了。
如果僅僅是這樣,也沒什麼值得新奇的,對於外位面有生命體這件事,陸小七很早以前就見怪不怪了,惡魔啊河馬人啊三眼怪啊什麼的,哪個不比這些鴕鳥人奇葩恐怖?
但是,前方島嶼上的火山,“爆發”得也太奇怪了點,粗壯的岩漿柱不是望天上噴,而是從天上往火山口裡倒灌!覆蓋大半天空的火山灰也一樣,彷彿“倒帶”一般,往火山口中凝縮而去!
再仔細看看“鴕鳥人群”,他們都是以逃跑的姿勢,倒著退回了船上!
“這……這是,時光倒流?”陸小七想道,這副時光倒流的末日情景,他還是之前在恩奇都的【輪迴】空間裡才見過,也就是在那裡,自己才被賦予了“時間免疫”的能力。
陸小七調整視角,再次來到太空,觀察起周圍的星系,果然,被他找到一顆剛剛爆炸成星雲碎片和巨量高能輻射的超新星,居然在快速凝縮回了爆炸之前的樣子!
星系也好,星雲也罷,不僅僅在加速“下墜”,本身的每一個分子、原子運動,都按照原本的軌跡,快速地回溯著,而這個回溯的速度,也在急劇增加!
按照常理推論,如果這個宇宙之前膨脹到如此巨大,用了上百億年的時間,那麼,它從現狀坍縮到宇宙大爆炸的那個“奇點”的時間,應該差不多長才對。
可是陸小七“眼前”的景象,卻並不是這樣的,彷彿有什麼東西在加速它坍縮的程序!
這些星系的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很快就接近了光速!
陸小七所知的一切物理法則,在這些物質“下墜”達到光速的那一刻起,完全失效了!
接下來,就是超光速坍塌!(未完待續。)
第三百七十一章時間免疫與惡魔之火
時間是個什麼東西呢?
時間它不是個“東西”,它是七大基本物理量之一,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物質在空間內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
時間,是人類自誕生“意識”以來,最大的錯覺。
它無法單獨於空間和物質之外獨自存在,不能把時間、空間、物質三者分開解釋,它們本就是一體的。
人類是如何度量時間的呢?
實事求是地來說,非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