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部分(第3/4 頁)
的事情就是埋頭髮展,就是增加部隊的戰鬥力,就是將紅軍主力打造成一支準現代化的部隊,打造成一支遠超這個時代的部隊,這需要郭拙誠付出很多很多。
首先是在軍事上,特別是在軍事裝備上要大量運進接近甚至超過這個時代的武器,比如坦克,比如飛機,比如火箭筒,比如雷達,比如……,只有這些武器裝備運過來,紅軍的戰鬥力才能越過這個時代,才具有與美國、德**隊一拼之力。
至於海軍則還需要一段時間,實在是因為人才不夠,現在的紅軍里根本就沒有一個懂得海軍知識的。還需要在這段時間裡培養海軍技術人才和海軍軍事人才,等到紅軍佔領沿海地域的時候,就能迅速建起一支強大的海軍。現在郭拙誠打算就是先進行各軍種的基礎知識培訓,等有了人才的雛形了再開始組建。
無論是空軍還是海軍,都是搞技術兵種,決不是將飛機運過來、將艦艇運過來,空軍和海軍就能瞬間建成。
其次,郭拙誠還要做的就是如何發展地方經濟,一方面要推廣農業用的良種,包括水稻良種、小麥良種、玉米良種、土豆良種以及棉花、黃麻、大豆等作物的良種,讓老百姓單產快速提高,另一方面就是推廣畜牧業的良種,包括生豬、牛、羊、魚、雞、鴨,推廣這些家畜良種,不但可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還能改善部隊的食物結構。
(感謝河馬象的打賞,感謝十萬里長城、老書蟲828的月票,感謝各位的訂閱支援)
第1520章最緊迫的大事
部隊的糧食補給不可能完全靠1992年那個時空來解決,極大部分必須依靠這裡的自力更生,1992年那個時空只能作為一種補充一種應急。
郭拙誠要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大力進行水利建設。大型水壩、水電站暫時自然沒有時間去建設,也沒有這麼多人才,但小型水電站、小型水壩、鄉村裡的蓄水池等必須馬上動手。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只有興修水利才能出現更多旱澇保收的良田,老百姓才能在保證自己能吃飽的情況下有餘糧出售,也才能確保人畜有水喝。
他要做的第四件事就是大力發展交通運輸,包括修公里、修鐵路、修機場。特別修鐵路,郭拙誠必須投入足夠的精力來進行。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如果不大力修建鐵路,部隊就不能快速運輸,從1992年那個時空運過來的坦克、裝甲車就很難出川。當然,修建鐵路所需要的材料,所需要的勘探資料、設計資料、線路圖紙……,這些郭拙誠都可以從1992年那個時空運過來。將那個時空退役和即將退役的蒸汽機頭大批大批地運過來,將那個時空的鐵軌、枕木,施工機器也大批地運過來,這裡需要的就是人工。
郭拙誠要做的第五件事就是大力開辦學校,從小學開始,中學、大學都要開辦。對於大學,他現在最需要的是理工科大學、醫科大學和軍事院校,什麼文學、藝術什麼的,只能今後再說。教科書倒是不難。儀器儀表有了1992年這個時空也不是很困難。最困難的是缺少老師。現在不說是交通閉塞的四川、重慶,就是京津等地方一樣缺少懂得現代科技的人。郭拙誠只好採取師生一起拿著教科書進行互教互學,誰領悟得快一些就讓他當老師,或者大家輪流來,教會一批再來一批。
大力開辦小學,強令所以五歲以上的孩子都要讀書,無論是窮人的還是富人的,每一個讀書的孩子學校都負責解決早餐和中餐兩餐飯。學習成績好的還有金錢獎勵。
他自己也知道這麼做的話確實有些功利,對孩子的成長未必有利,讓他們小小年紀就開始產生競爭,就開始爭勝好強,但郭拙誠沒有辦法,實在是時間不等人,無論是拔苗助長還是錯誤引導,先讓全民的文化素質提高了再說。
他認為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孩子們更快更好地學好知識,要知道孩子們獲得的金錢獎勵不說孩子就是大人也會眼紅。他們獲得的獎勵很可能是窮人家一個月的收入。有了這些獎勵,孩子就算不努力學習。他們的家長也會逼著他們努力學習。
為了解決根據地的財政問題,郭拙誠已經請1992年那個時空幫忙為這裡印刷鈔票,取名為華幣,按元角分來區分,比例跟1992年時空的一樣,按十元華幣可以兌換一枚袁大頭來折價。班上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每一個月評比獎勵一次,第一名到第十名,獎勵的金錢為十元到一元。而且還設單項獎,學校一共設定六門課,包括中文、數學、科學常識、地理、技能、體育。
所謂的技能是郭拙誠自己瞎想出來的,就是孩子打掃房子、縫補衣服、煮飯、修補傢俱等等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