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頁)
關係。我們過去合作過兩 回,為什麼不能合作三回呢?但是蔣介石反對。他每天反對,我 們就每天說要同他合作。這樣就使我們的蔣委員長很難處,他的 內部正在分化。” 10月,毛澤東會見有關朋友,表示:如果臺灣 迴歸祖國,一切可以照舊,臺灣現在可以實行三民主義,可以同 大陸通商,但是不要派特務來破壞,我們也不派“紅色特務”去 破壞他們,談好了可以籤個協定公佈。臺灣可以派人來大陸看 看,公開不好來就秘密來。臺灣只要與美國斷絕關係,可派代表團回來參加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全國委員會。
1957年1月,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又講到: “我們在會上印發了艾森豪威爾給蔣介石的信。我看這封信主要 是給蔣介石潑冷水,然後又打點氣。信上說需要冷靜,不要衝 動,就是說不要打仗,要靠聯合國。這是潑冷水。蔣介石就是有 那麼一點衝動。打氣,就是說要對共產黨繼續採取強硬的政策。 還把希望寄託在我們出亂子上。在他看來,亂子已經出了,共產 黨是沒有辦法阻止它的。各有各的觀察吧!”
3月,毛澤東在接見外賓時,又說:“臺灣的情況現在有變 化。美國現在想搞垮蔣介石。它正在扶植一派人,想用這派人來 代表蔣介石。現在我們需要幫助蔣介石來反對美國。因為問題 是:蔣介石好些呢,還是美國所扶植的更親美的勢力好些?臺灣 像目前這樣作為美國半佔領地好些呢,還是臺灣成為美國完全佔 領地好些?美國、英國這些國家要搞‘兩個中國’的陰謀,它們 想一方面承認我們,一方面又承認臺灣。我們的方針是:承認我 們就不能承認臺灣。我們不怕它們不承認。美國愈晚承認愈好, 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清理內部。”
毛澤東說的一些事,曾在臺灣引起潁���
●2。蔣介石決不容忍“親美派”拆臺
吳國楨與孫立人事件最為引入矚目。
吳國楨是湖北人,生於1903年。他早年考入中國最高學府一一清華大學。畢業後越洋留學美國,飽學西方資產階級學說,後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返國後,吳氏歷任國民黨中宣部副 部長、漢口市長、重慶市長和上海市長等要職,是蔣家小朝廷官 場紅得發紫的人物。
蔣介石之所以器重吳國楨,固然是由於吳畢業於美國,與美國政界有相當的聯絡,同時也由於吳從不結黨營私,對蔣絕對忠 誠。據說他到外交部當次長時,只隨身帶了一位秘書,用了幾星 期後,就打發他走了,幾年下來,不用一個私人。吳國楨做事特 別講求效率,令出必行。由於他強調法治,在上海市長任內就有 “民主先生”之稱。他個人能力極強,能為蔣獨當一面,又有著 漂亮的儀表,能用英語流利演說,很有一股洋派神氣。
國民黨退臺之初,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爭取美援。1949年12 月15日,蔣介石尚未復“總統”職就以臺島最高行政長官的身 份任命吳國楨為臺灣省主席。對此,吳本人開始也摸不著頭腦。 因為陳誠掌管臺灣省主席大印還不足一年,正當風雨飄搖之際,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且在吳上任省主席之職不久前,陳誠曾約吳 談過一次話,陳邀吳屈就臺灣省主席秘書長一職,遭吳婉謝。吳 對蔣說:“陳誠將軍不是做得很好嗎?我當恐怕不合適,最好由 俞大維擔任。”
蔣則毫不避諱地說:“你很恰當。我要你今後合力爭取美援。”
吳國楨出任臺灣省主席的第三個月,蔣介石宣佈復“總統” 職,同時任命陳誠為“行政院長”。吳國楨心裡明白:“為了他把 省主席的位置讓給我,他一直耿耿於懷,老是卡著我。”吳國楨 向蔣介石提出辭職。
蔣介石依然不避諱他:“辭修和我鬥,你就和他鬥,我支援你。”
蔣介石有說假如同真話的本領,吳國楨飄飄然了。並暗地裡 發誓“鈞座慘受大陸失敗之教訓,已銳意改革,故敢冒死犯險, 竭智盡忠,以圖報效”。
既然蔣介石對吳國楨寵愛如此,為何又遭蔣拋棄呢?吳國楨 自己認為是因為蔣經國之故。
早在1948年8月,蔣經國奉父命以督導員身份赴上海“打老虎”。當時蔣經國持尚方寶劍,雄心勃勃,想在上海一顯身手。 他當時手法嚴峻而急切,但效果不佳,演變成只拍“蒼蠅”不打 “老虎”的局面。時任上海市長的吳國禎除了不同意蔣經國的做 法之外,市長權力被架空,亦使吳頗為不悅。蔣經國與吳的矛盾 由此發端。
蔣氏父子退守臺灣後,一切以鞏固這最後的立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