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沉沒。“美珍”號中彈累累向外 海逃竄,另外兩艘登陸艦也在中彈後逃走。
誰也沒有料到的是,解放軍一開炮,美艦丟下蔣艦及運輸船 只不顧,立即掉頭向臺灣方向遠遁而去,直到12海里海域後才 徘徊觀望。金門島的蔣軍和在料羅灣的蔣艦向臺灣告急。臺灣 問:“美國朋友呢?美軍艦哪裡去了?”蔣艦回答:“什麼朋友不 朋友?美國軍艦已經掉頭跑了!”旋即,他們大罵“美國人混 蛋”。由於情況緊急,蔣軍使用報話機通話,連密碼也不用了。 一番較量下來,形勢很清楚了:蔣介石千方百計想拖美國下水, 而毛澤東則力避同美國發生直接衝突;美國想保護蔣介石,但也極力迴避同中共直接交戰。
●6。毛澤東奇特的“隔日打炮”政策
當中美華沙談判進行之際,美國又搬出“停火”說。中國代 表不客氣地回敬道:中國軍隊教訓盤踞金、馬的國民黨軍隊是中 國的內政,絕不容許他人干涉,中國與美國之間沒有打仗,根本 不存在“停火”之說。消除臺灣海峽緊張的關鍵,在於美國軍隊 撤出這個地區。美國看到不可能迫使中國放棄對金、馬使用武力 的權利,而為蔣介石護航又要冒很大的風險,大量兵艦集結於臺 灣海峽,對美全球戰略也很不利。因此,美國人想在臺灣海峽問 題上對中國人讓一步,由“戰爭邊緣”政策轉為“脫身”政策, 即用讓出金門、馬祖,換取中國同意不對臺、澎使用武力,實現 美國搞“兩個中國〃的陰謀。9月30日,杜勒斯在記者招待會 上公開表示:
如果臺灣海峽地區獲得相當可靠的停火,國民黨軍隊繼續駐 在金門、馬祖等島嶼就是不明智的、不慎重的。美國將贊成國民黨軍隊從金、馬撤出。
這個講話可把蔣介石惹怒了。他把黃少谷和葉公超叫來,情 緒激動地說:“不明智、不慎重的是美國,不是我們!美國與中共談判才是不明智的,我們決不接受任何與大陸的安排!”
“外交部長”葉公超趕緊發表宣告:“任何涉及金門、馬祖中 立化或非軍事化的任何決議,臺灣均視為有損其合法權益,不準備做任何退讓。”
蔣介石聽了 “外交部”宣告,覺得不過癮,又親自出馬,到 處講話,宣稱不贊成華沙談判,對它不寄任何希望。反對“停火”說,認為華沙談判不可能取得任何為各方都能接受的成果。 蔣介石甚至有點破釜沉舟的勁頭:“金門之戰到了生死關頭,我 將不考慮盟邦的態度如何而瞻前顧後,而做出我自己的決定!”
他針對杜勒斯的公開講話,於10月1日緊急召集國民黨中常委, 連開三小時會,研討對策。當日,蔣介石對美聯社記者發表談 話,說:“假定杜勒斯先生真的說了那句話,那亦只是片面的聲 明,我國政府並無接受的義務。”
美、蔣在金、馬問題的分歧,已達到頂點。憤怒至極的蔣介 石不惜公開指名道姓地批評他的“好朋友”杜勒斯,重申反對削 減駐海島嶼的武裝部隊,要確保金、馬。 然而事情又起了變化。
正在蔣介石咬緊牙根,準備決一死戰之時,金門的炮聲戛然而止。
10月1日,正是大陸普天同慶的日子。毛澤東在喜慶之餘,腦子裡還是盤旋著金門之事。10月5日8時,毛澤東指示福建前 線部隊:“不管有無美機、美艦護航,10月6、7兩日我軍一炮不 發,敵方向我炮擊也一炮不還。偃旗息鼓,觀察兩天,再作道 理。” 10月6日,國防部發布了一個其實是毛澤東起草的文告, 文告第一句話就是:“我們都是中國人。三十六計,和為上計。” 而後說“金門戰鬥,屬於懲罰性質。你們的領導者們過去長時期 太猖狂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打一些炮,引起你們注 意。……歸根結底,美帝國主義是我們的共同敵人。”
文告發布之後,金門前線一下沉寂下來。 臺灣又有些發懵,不知中共玩的什麼把戲。但朦朧中又有些 清楚:蔣介石在大陸時期,時常被毛澤東這種莫名其妙的停停打 打、半停半打的戰術迷惑過。所以蔣介石不敢鬆懈,指示新聞給 予“揭露〃。由於莫衷一是,各個途徑喊出的聲音便不一致,有 的說這是“騙局”;有的說“這是發動新攻勢前的喘息”;有的甚 至說“這是無條件投降”;或者說是“離間中美合作的關係”……
總之是不敢信,或者不許信。
為了讓金門軍民得到充分補給,並給蔣介石以充分時間去考 慮,10月13日,毛澤東再次釋出命令,對金門炮擊停止兩週。並明確告訴蔣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