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林彪、周恩來的警衛員都 在遠處有些奇怪地望著林彪。
118室裡,毛澤東身邊的座位空著。毛澤東不動聲色,依然 談笑風生。直到會見結束,毛澤東和羅馬尼亞貴賓離開了118房間,林彪仍然獨自一人坐在門外大廳裡。
他在想什麼,誰也不知道。
此後不久,林彪去了北戴河。毛澤東開始了他神秘的南巡。
秋風再起的時節,林彪在外邦大漠身首異處,毛澤東則生了 一場大病,精神為之大衰。
1972年7月,毛澤東會見法國外長舒曼時又說到林彪:“誰 也沒有趕他,誰也沒有料到他會跑,坐一架飛機就上天了。他反 對我們跟美國接近,跟你們西方接近。〃
蔣介石得知林彪折戟沉沙,禁不住老淚縱橫。蔣介石之所以 悲愴淚湧,並非留戀自己與林彪的師生之誼,而是另有隱衷〃^ 正當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出盡風頭,大紅大紫時,偏居臺灣 的蔣介石在國民黨一次中常會議上就直截了當地說:“我不相信 林彪這個人會忠於毛澤東。”會後,蔣介石的秘書陶希聖(陶系 黃岡人,與林彪是小同鄉)問及此事,蔣說:“你查一査1945年 的檔案就知道了。”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林彪曾受命前往重慶,面見蔣介石, 為毛澤東主席與蔣的談判打前站。林彪見了蔣,顯得畢恭畢敬, 口口聲聲地稱“校長”。蔣說:“你們共產黨還讓這樣稱呼嗎?” 林彪謹慎地答道:“我儘管在共產黨內,將來校長一定曉得我能 為國家做什麼事。”當著蔣介石的面,林彪不敢長談,他表示有 一些“意見”想透過蔣的心腹詳談,然後轉達給蔣。蔣即傳喚軍 統局副局長鄭介民(也是黃埔生廣當著鄭的面說:“林彪同學有 些事情要與你充分交換意見。”鄭介民即與林彪在嘉陵江畔的一 家小飯館吃了一頓飯,作了幾個小時的長談。隨後,鄭介民向蔣 遞交了一份很長的報告。20世紀60年代陶希聖査閱過的這份鄭 介民所寫的長報告,至今仍儲存在臺灣陽明書屋〖該書屋專門保 藏蔣生前的檔案文獻資料)。
20世紀60年代蔣介石斷言林彪不會忠於毛澤東,是基於抗戰時林彪在他面前的直言不諱,而且蔣手裡頭也確實掌握了一份 有關林彪所述意見的長篇報告。林彪死後,蔣介石很難過,幾次 對秘書陶希聖提起:“可惜當初不相信林彪而不敢建立這條內線。”
此後,國際上發生了一連串事件,蔣介石身體也一天不似一 天,使他再次感到“反攻大陸”實在是遙不可及了。
遠在美國的尼克松,也被中國突然發生的變化憂起心來。
儘管他不知道林彪摔死的事,但知道9月中旬以來,已經有 五天時間中國所有的領導人都沒有在公共場合露面:既沒有在報 紙上出現,也沒在電視上露臉。
在最近這五天,機場關閉了,所有的軍用飛機、民用飛機都 沒有起飛。
有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發生了大事,軍隊已進人“一級戰備”。
基辛格也十分擔心。從報告的材料揣測,中國國內發生了一 件十分重大的事情。他隨時將這些情況報告尼克松。
“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尼克松的心直往下沉。為了與 中國開啟關係,苦心策劃了兩年,難道又要出意外?總統深知一 個國家的政策往往會隨著領導人的更迭發生變化,對“鐵幕”後 的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尼克松情緒受到影響,那幾天常常無故動怒。
9月21日,美國駐巴黎武官沃爾特斯將軍與中國駐巴黎大 使黃鎮作了接觸,安排總統訪華及基辛格第二次訪華的聯絡工作 還在進行。這件事,才使尼克松基辛格不安的情緒有所緩和。據 沃爾特斯將軍報告,黃鎮的態度照樣很爽快,這表明安排總統訪 華的事沒有中斷。
9月23日,尼克松對底特律經濟俱樂部發表演 說稱,他並不認為,中國突然發生的政治動盪會影響他去大陸旅 行的計劃。
再經過巴黎秘密渠道的磋商,到10月初,中國方面答覆同 意美方在10月5日公佈基辛格第二次訪華的日程。尼克松和基 辛格這才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4。毛澤東“沒有想到”的勝利
1971年10月20日中午,基辛格一行到達北京。下午,周恩 來即同他會談。當晚9時許,毛澤東約見周恩來和參與中美會談 的葉劍英、姬鸝飛及熊向暉、章文晉、王海容、唐聞生。
周恩來彙報說:“基辛格事前沒有經過黃鎮大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