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每人都有非凡的經歷。就說他們 來北平的經歷吧:
毛澤東很早就給他們發了邀請電,各民主黨派人士李濟深、 沈鈞儒、郭沫若等接到電報後聯名給毛澤東致電,但因交通阻 隔,三個月後毛澤東才接到回電。新政協的熱鬧場景與蔣介石曾 召開的冷清的“國大”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曾拒絕參加蔣介石單 方面召開的國民代表大會的司徒美堂,從1946年自美國返國後, 一直沉默。聽說中國共產黨關於召開新政協的通知後,特意在香 港建國酒店七樓的航空廳,舉辦了一次記者招待會,香港十幾家頗有影響的大報派來了記者。司徒美堂宣讀了他的《國是主張》。 他說:“當前國內形勢大變,誰為愛國愛民,誰為禍國殃民,一 目瞭然。本人雖已年邁,但一息尚存,愛國之志不容稍懈。本人 即將返美參加洪門大會討論國內形勢,提出政治主張以貫徹洪門 革命目標。”
司徒美堂返回美國後,親筆寫下了《上書毛主席致敬電》; 表示忠誠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向“出斯民於水火”的毛潤之 先生致敬。信中說,新政協何時開幕,請告之,一接電告,當即回國參加。
離開香港一年以後,司徒美堂老人搭飛機從紐約飛往香港。 香港空氣頓時緊張。誰都知道蔣介石要除掉一個人的辦法和決 心。但司徒美堂不怕,依然按原定計劃經臺灣海峽漂流北上。自 香港乘船到達天津塘沽港,需要六天六夜。每分鐘都潛伏著危 險。好在老人一帆風順。以後當選為共和國副主席的李濟深和著 名作家茅盾夫婦,都是由香港地下黨用貨輪送到大陸,而且每人 都化了裝。
●2。蔣介石聽到的都是“背叛”訊息
9月下旬,在臺灣沒呆幾天的蔣介石還是關注著大陸,他又一次飛到廣州。
在北方,已是秋風送爽,而悶熱的南方仍然是蒸籠一般。只是早晚已不像前兩個月那樣悶熱了。
蔣介石這次到廣州,住在黃埔軍校的中正公園內。
黃埔軍校所在地黃埔島,地處珠江下游,距廣州20多公里。軍校成立前,這個島叫長洲島,四面環水,環境幽靜,被孫中山 看中,認為是學習和訓練的好場所。
1924年5月,孫中山在這兒創辦了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事幹部。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也是蔣介石的發跡之地, 他在這裡走向權力的長廊,掌握了兵權,培養了骨幹。到1927 年他發動“四一二”政變時,軍校已有一到四期的畢業生4900多名。毛澤東也曾來軍校講過課。其他人,周恩來。惲代英、葉劍英等都曾在此任過要職,後來蔣介石的一些嫡系將領,大多出 身黃埔,形成了手握兵權的“黃埔系”。蔣介石在軍隊的這些部 下,一般都稱他為“校長”,自稱學生。
蔣介石認為,這次到廣州,還是住在黃埔軍校較為安全,同 時也可以引起部下對創業年代的一些回憶,從而振作起來,挽回 敗局,也給自己打打氣。
蔣介石在蔣經國、俞濟時的陪同下,登上黃埔島的升旗山。 在山頂上四面展望,山川田園盡收眼底。蔣介石不由得想起於右 任老先生為黃埔軍校題寫的對聯:登高望遠海,一馬定中原。真 是貼切無比,寓意深遠。後來蔣介石把這副對聯又掛到了南京黃 埔路官邸的會客室中,以激勵自己毋忘“黃埔精神”。可嘆的是, 現在一馬平川的中原早已丟光,此時只有登高觀海望洋興嘆了。
一到廣州,蔣介石就迫不及待要召見高階將領。他埋下的眼 線早已暗中通報他,張發奎、餘漢謀、薛嶽等人對他不滿,正在 拉攏李宗仁、白崇禧圖謀不軌。這是目前他最不能容忍之事。他 命俞濟時通知餘漢謀、薛嶽、李漢魂來黃埔軍校見他。這幾個人 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一走進門,就被蔣介石冷臉相迎,劈頭蓋臉 一頓訓斥:
“你們以為現在就可以反對我了嗎?誰反對我,樣子不是擺 著嗎?胡漢民、李濟深、陳濟棠都反對過我,結果怎麼樣?民國 十九年,李宗仁、白崇禧,還有張發奎聯合閻錫山、馮玉祥要反 對我。結果又怎樣了呢?反對我的人沒有一個好下場。你們想乘 困難之時來搞我嗎?我叫你們一個個沒有好結果!”
蔣介石自顧自地罵著,沒有一個人應聲。其中有人臉上很難看,幾次想發作,一看會客室四周站滿了警衛,且一個個虎視眈 眈,如臨大敵。再說蔣介石遭此大難,又是個殘忍的人,只要稍 有反抗的表示,就有可能掉腦袋。於是大家只顧聽,一言不發。 蔣介石這才慢慢消了氣。
眾人離去時,蔣介石又叫住了白崇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