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個很好的教訓。”
4月23日,人民解放軍佔領了南京。
毛澤東手裡拿著《人民日報》號外,從屋裡來到了院落裡的 涼亭裡。他坐在藤椅上,看起報紙來。因為報紙上登的正是解放 南京的訊息。毛澤東回到辦公室,又把報紙看了一遍,看完報 紙,他就給劉伯承、鄧小平寫了賀電,又寫了一首七律詩:《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這一天,蔣介石也在溪口鎮獲知此訊息,悲痛到極點,不吃 不喝,企圖自殺。後經蔣經國等家人、心腹苦苦相勸,他才打消 了自殺念頭。
4月25日,蔣介石不敢在家鄉久呆,他手持西式禮帽,臂 掛柺杖,默默無語來到慈庵前,雙目無神,癟嘴緊閉,望著墳墓 發呆。慈庵位於溪口北側白巖山腰上,為蔣介石生母王採玉的墓 地。這裡有洋樓三間,蔣介石經常在此下榻,以盡孝道。今日離 去,不知何日能返,蔣介石眼角湧出幾滴清淚,落於墓前。在眾 人催促之下,依依而別。
這時,南下的解放軍勢如破竹,離溪口最近的寧波機場已被 解放軍三野七兵團二十二軍逼近。蔣介石不敢去坐飛機,只好由 下人用轎子抬著走,翻山越嶺,去乘軍艦。在下午1、2點鐘, 行至奉化縣城,人們聞訊,紛紛傾家而出,都來目睹蔣氏家族的 逃難景象。隨行的有宋美齡、蔣經國、蔣緯國、孫子愛倫等家 人,還有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張群、黃少谷等舊臣。行至 路中,隨行人員和忠實信徒忽然高喊起“萬歲”,還有人放起鞭 炮,外加上週圍的人喧鬧議論,弄得蔣介石直髮脾氣,臉色鐵 青,催著轎子快走。但不是出城,而是又去了城內孔聖殿,叩拜 一番,想借古人的神靈保佑,以便起死回生。當他來到象山港邊 時,已是4點來鍾。可是正遇退潮,船無法靠過來。如驚弓之鳥的蔣介石擔心解放軍搶先包抄,截住後路,匆匆步行至伸出去的 碼頭,上了停在水中的泰康號軍艦。
站在甲板上,蔣介石不願回頭看,只是望著漣漣水波,朝一旁拭淚。
蔣介石離開老家,沒有直接去臺灣,而是從海上迂迴,指望著有什麼奇蹟出現。蔣介石下令軍艦駛往上海,他要親自去指揮 淞滬戰役,“保衛大上海”。
途經寧波時,泰康號停泊了三天。由於兩天前南京失守,國民黨黨內、軍內、政府內一片混亂。4月27日,蔣介石趕忙在 報上發表了《和平絕望奮鬥到底》的談話,表示反共到底,“無 論何時何地,必將始終不貳”,企圖穩定一點局勢。他在寧波逗 留的三天裡,一直留在軍艦上,不敢上岸到寧波城裡的宅第去 住,以便及時撤退。因為人民解放軍的前鋒部隊已接近杭州,這 時的寧波幾乎成了前線。
可是,蔣介石對城裡那所宅第十分惦念。因為那裡不僅是他少年讀書的地方,也是後來與陳潔如經常居住的地方,可現在顧 不得了。只是在4月28日,蔣介石要離開寧波時,才把為他看 管花園的表妹夫錢玉麟夫婦找到泰康艦上見面。蔣介石詳細詢問 花園情況後說:“你們沒有替公家做過事,想來沒有什麼關係, 好好看管花園,將來我還要來看看,你們替我看管花園多年,也 沒有特別好處,現在給你們100塊銀元,以防萬一。”
4月30日下午,蔣介石乘坐泰康號軍艦在一片陰霧茫茫中穿過吳淞口,靠上了黃浦江心的復興島碼頭。
當天,蔣介石便在龍華機場召開軍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京 滬杭警備司令湯恩伯,上海警備司令陳大慶,上海防守司令石覺,上海戰區空軍司令毛瀛初等。蔣介石對淞滬防務又作了周密 的部署。蔣訓話時說:“堅守在上海,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屆時即將得到全力保護,我們就會重新光復全國,這是至關黨國存亡之戰役。”
蔣介石為保上海,要做最後的一搏。這是他倚重的最後一個 籌碼。這裡不僅是他最早發跡的地方,長期以來,國民黨政權也 是靠著江浙財閥,尤為上海財團所培植。從現實利益來說,上海 的戰略物資還沒有搶運完。蔣介石更有其戰略的考慮:英、美等 帝國主義的巨大投資集中在上海,由於利害相同,可望獲得英、 美的軍事幹預。所以,蔣介石要堅守上海,哪怕能爭取多守幾天 也是好的。
從1948年12月初開始,蔣介石即命令在上海構築工事,歷 時四個月,構成外圍、主陣、核心三道陣地。鋼筋水泥築成的主 碉堡陣地3800個,碉堡間戰壕相連,壕內可行駛吉普車。半永 久性的掩體一萬多座。閻錫山看了陣地滿懷信心地認為:“至少 可以守一年。”蔣經國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