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道:“看你功勞分上,赦你前罪,鬆了綁,封為總管之職。”咬金忙謝恩,換了圓翅紗帽,皂色圓領,猶如死裡逃生,快活不過,昂昂然儼若一官,立在一旁。眾人暗暗笑他:
只因做人多粗鹵,不識賢愚善惡情。
畢竟不知唐高祖以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五十八回 二王計害李世民 敬德御園獻絕技
詩曰:
弟兄何事起風波?骨肉傷殘天生無。
萬事算來皆有命,徒然暗裡費工夫。
當下高祖又看到尉遲恭的名字,就想到日搶三關,夜劫八寨,三跳紅泥澗,鞭打柴駙馬等事,不覺勃然大怒道:“此賊來了麼?不許朝見,速速斬首,以報駙馬之仇。”眾校尉領旨,忙將尉遲恭衣衫剝下,立刻花綁了,只等行刑旨一下,就要開刀了。
那秦王一見,老大著忙,跪將過來叫聲:“父王,尉遲恭打死姊夫,搶關劫寨,本該處斬,但此時也是各為其主。後來投了兒臣,御果園獨馬單鞭來救臣兒的功勞,也可准折得過,望父王開恩。”高祖聞奏,心中一想道:“他既肯赤身露體,不避刀槍,前來救駕,也可饒他一死。”高祖尚未傳旨,只見大太子殷王建成、三太子齊王元吉,滿面怒容,如有妒忌之意。因此,當初志公禪師有詩為證:
朝走西來暮走東,人生卻似採花蜂。
採得百花成蜜後,到頭辛苦一場空。
看官,你道說書的為何道此四句?只因那唐高祖皇帝的大太子建成差了主意,他是東宮大太子,那座萬里江山怕有何人搶了去?卻白白裡空做一番死冤家,皇帝倒沒得做。
閒話少說,書歸正傳。再講那殷、齊二王見世民帶這許多英雄,又百般誇功,父王又件件聽信,便上前奏道:“父王,莫聽世民之言,臣兒細想尉遲恭之功,其中有假。”高祖便問:“焉見得其中有假?”建成道:“臣兒聞得單雄信名揚四海,有萬夫不當之勇。尉遲恭單鞭獨馬,又不穿衣甲,如何戰得他過?”元吉也奏道:“父王,臣兒也有一說,向聞得御果園離澄清澗有五里足路,徐勣雖然馬快,往還就是十里路。那單雄信莫說是有名的大將,就是略有小本事的將官,十個世民也被他結果了。所以知他這功勞是假的。如今世民這般護著他,實系蓄心不善,故此收羅這些亡命之徒,日後定然擾亂江山。依臣兒之見,不若速斬尉遲恭之首,以報姊夫之仇。這些眾將人馬,速調他方,若留在長安,只恐為禍不小。”
高祖聞言,未曾開口,早見班部中閃出一官,紫袍金帶,執笏當胸,上前奏道:“臣兵部尚書劉文靜,有事奏聞陛下。”高祖道:“奏來。”文靜道:“臣聞,有功者必賞,有罪者必罰,賞罰分明,而使天下之人皆願立於我朝。今四海英雄紛紛投唐,多感主上聖明,故皆不避艱險而來。今若念其舊仇,來必處死,是反來投火炕了。血洗沙場苦戰,把那性命來換的功勞,皆望封妻廕子,耀祖榮宗,今一旦遠調不用,臣恐閉塞賢路,反不如戰國之齊桓公了。望陛下休聽二王之言,臣不勝幸甚!”殷、齊二王又奏道:“劉文靜與他同黨,望父王拿下才是。”秦王奏道:“不必疑惑,尉遲恭在御果園救臣兒是真的,莫聽王兄、御弟之言。父王若不信,可叫尉遲恭演這一功,與父王觀看。”建成道:“如要演,可在御花園中,也要照樣離園五里,尉遲恭去洗馬,也要徐勣去喚,往返若差了些兒,其功盡假。”高祖准奏。又問單雄信何人去扮,元吉道:“臣兒手下有一王雲可去扮。”高祖道:“好。”把以下三十四人盡封總官,明日御花園演功,就此退朝。眾官回府不表。
再說殷、齊二王回到府中,元吉叫聲:“王兄,你看世民今日回來,這些將官一個個如龍似虎,日後父王歸天,這座江山諒來我與你五分。故此,方才在父王面前,將那些官算計得一個,明日就少了一個。但為今之計,欲圖日後得江山,不如今日先除世民。”建成道:“計將安出呢?”元吉道:“趁明日在御花園演功,就叫王雲前去殺了世民,這天下還怕何人得了去?”建成道:“御弟之言雖有理,然殺了世民,父王必定追究,萬一王雲說將出來,這卻如何是好?”元吉道:“待王雲成事回來,就一刀把王雲殺了,便死無對證。雖然苦了王雲,要做皇帝,也管他不得。”建成大喜,就分付喚王雲。
那王雲身長八尺,青臉黃鬚,卻與單雄信相貌一般。自幼習學槍棒,武藝精強,善使一把大砍刀,只因打死了人,逃在殷王府中。一時聞喚,來到裡邊,說聲:“二位千歲在上,王雲叩頭。”二王道:“王雲,自古道:’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