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的老僕,名叫陶容,不要說路熟,連那稱呼都是明白的。陶容過來!這位是山東秦爺,要進明德門,往越公楊爺府中送禮,你可引路,好生伏侍秦爺。”陶容應道:“老僕還有一個兄弟陶化,他又在行,我叫他幫拿禮物可好麼?”叔寶道:“甚好。”自己到房中取兩串錢,賞了陶容、陶化,卻就取禮單物件,分作四個絨包與兩名健步陶容、陶化,乘眾人睡後,不與他們說知,徑進明德門來。正是:
欲投相府潭潭宅,且與陶容悄悄行。
話說長安,乃古王都,自東西兩魏分據,也多兵火。到隋文帝統一天下,四海殷繁。長安有十門,隋時定名:東面通化、春明、延興三門;南面啟夏、明德、安化三門;西面延平、金花、開遠三門;北面光化一門。六街三市,舞榭歌樓,好不繁華。當日長安十門三更天就開了。皆因天下進禮的官員在城外的多,越公三更天就發了兵符,大開城門,放那各處地方進禮官員,都到巡視京營官總錄,一個個報單遞到越公府中。你道那巡官是何人?卻是宇文化及的長子,名喚宇文成都,用一根鎦金钂,萬夫難敵,乃隋朝第二條好漢。因李元霸還未出生,故算他為第一條好漢,後來元霸一出,他算第二條了。
每年燈節,文武官員俱五鼓進朝上賀表。今年奉天子旨意,提早一個更次,四更朝賀天子,留五鼓讓文武官員與越公上壽。這越公卻也尊榮得緊,彼時駕坐銀安寶殿,戴七寶如意冠,披暗龍銀裘褐,執玉如意,後列珠翠,群妾如錦屏一般圍繞,原是文帝賜與越公為晚年之樂,稱金釵十二品。左首執班的那員女官,乃江南陳後主之妹樂昌公主,曾配駙馬徐德言,因國破家亡,夫妻分別時曾將寶鏡一面分為兩半,各懷一半,為他日相見之驗。越公見她不是全身,問她紅鉛落於何人之手,此婦哭拜於地下,取懷中半面寶鏡訴告前情。越公著軍士將半面寶鏡貨於市,巧遇徐德言,收於門下為幕賓,夫妻再合,破鏡重圓。右首那領班女官,就是紅拂張美人,不惟她修眉曼臉,顏色過人,還有俠氣沉心,能卜兆過去未來。卻有個異人,乃是陝西京兆三原人氏,姓李名藥師,他是林澹然門下第一個徒弟,善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能知過去未來,現為楊越公府中主簿。此日京堂文武官員,一品、二品、三品者,進越公府登堂拜壽,越公優禮相待,承奉獻茶一杯。以下四品、五品大夫郎官,就不上堂,只在滴水簷前,直至丹墀下總拜。天下藩鎮官員差遣齎禮官將,有許多難為人處:凡齎禮官員除表章外,各具花名手本,將彼處土產禮物相送,稍不如意,便有許多掯勒波查。
且不講別處,只表山東一路各官禮物,曉喻在三原李靖處交割。李靖見叔寶上廳來,一貌堂堂,儀表不凡。他早已曉得天蓬星到此,眾星相鬥,大有災患,因傳叔寶到來相見。禮畢,看了他手本,乃旗牌官秦瓊。表章禮物一覽全收,並不苛刻。獨留入後堂,命手下取酒款待。便問叔寶年紀幾何。因預知日後同為一殿之臣,必作國家大將,只是眼下有些氣色不正,便問:“齎禮來時,還有同伴幾人?”叔寶不敢實言,說:“小可奉本官差遣,只有兩名健步揹包,並無他人。先生為何問及?”李靖微微笑道:“老兄這話只可對別人說,小弟面前卻說不得。怎不帶朋友來?多是不多,只得四個,跟隨的倒有二十多人。”叔寶聞言,猶如天打一個響雷,一驚不小,連忙立起身來,深深一揖道:“誠如先生所言,幸萬勿洩漏!”李靖道:“事卻不與我相干,但兄今年正值印堂管事,卻有黑氣侵入,必有驚恐之災,不得不言。我學生夜觀乾象,正月十五日三更時分,民間主有刀兵火盜之災,乃天罡星過渡。兄長同來的朋友,切不可同來看燈玩月,恐招此難,難以脫身。今到天明,即回山東方妙。”叔寶道:“奉本官之命,齎禮到此,不得楊老爺回書,迴轉山東見本官將何為證?”李靖道:“恐兄不肯就回,若肯去,此回書不難,學生可以任得。”
你道李靖怎麼就肯應承叔寶有回書?那楊越公凡一應書札,都假手於李靖,所以這回書就不難了。況裡面圖書是張美人掌管,美人有意於藥師,故一請就有。李靖就回後堂,不多時,回書迴文都有了,俱付與叔寶。天色已明,臨行叮囑道:“切不可入城來看燈!”叔寶作別回身,李靖又叫轉來道:“兄長,我看你心中不快,難免此禍。也罷,我與你一個包兒,放在身邊,若遇急難臨危之際,開啟包兒,往上一撒,連叫三聲‘京兆三原李靖’,那時便好脫身了。”叔寶接包藏好,作謝而去。李靖也就是那日晚間,趁大亂與張美人竊兵符出長安去了。後來二人俱為唐太宗佐命功臣。這話慢表。
且說叔寶得了回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