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你是手下伏侍的人,上樓來緩轉些走,氣昂昂走來怎麼?”酒保見客人動怒,他卻是會說話的,道:“街上黎民百姓燈棚上都點燈了,若是老爺們要去看燈,小人們就不暖酒上來了;若不去看燈,好暖酒伏侍。”眾豪傑見他說得好,氣就平了,道:“我們原為看燈而來。”酒保道:“知道了。”柴紹命家將下來算還酒錢。
眾朋友飲盡懷中之酒,下樓出得店時,只見街上燈燭輝煌,也不像日間了。叔寶分付找熟路看燈。日間因在兵部府前圓情,恰好到司馬衙門前來,著那個燈樓,卻是綵緞妝成,居中掛一盞麒麟燈,上掛著四個金字匾,寫著“萬獸來朝”。樓上有一副對聯道:
周祚呈樣,賢聖降凡邦有道;
隨朝獻瑞,仁君治世壽無疆。
麒麟燈下,有各樣獸燈圍繞,獬豸燈張牙舞爪,獅子燈睜眼圍毛,猛虎燈虛張聲勢,山猴燈上樹摘桃,駱駝燈如堪載輦,白象燈儼如隨朝,糜鹿燈銜花朵朵,狡兔燈帶草飄飄。果是各色獸燈無不備,堪稱百獸盡來朝。又有兩個聖賢騎著兩盞獸燈,也有對聯一副懸於牌樓,左右寫道:
梓童帝君,乘白騾下臨凡世;
玉清老子,跨青牛西出陽關。
眾人看罷,過了兵部衙門,跟叔寶到楊越公府門東首來。這些宰輔勳臣在門首搭起過街燈樓。黎民百姓人家,門首搭一個小小燈棚,設天子牌位,點燈燭焚香供花,以表與民同樂的意思。因兩邊人家門首有許多燈棚,映得那居中街道如同白晝。走馬撮戲,舞戟弄棍,做鬼裝神,鬧嚷嚷填滿了街道。不多時,已到越公門首。那燈樓與兵部衙門一樣,樓雖一樣,燈卻不同,掛的是一盞鳳凰燈,上面牌匾上四個金字:“天朝儀鳳”。牌樓柱上,左右一對金字對聯,道:
鳳翅轉丹山,天下鹹欣兆瑞;
龍鬚揚北海,人間盡得霑恩。
鳳凰燈下,各色鳥燈懸掛,但見:仙鶴燈身棲松柏,錦雞燈毛映雲霞,孔雀燈回觀彩尾,鷺鷥燈白雪銜花,鸚鵡燈賽欺凡鳥,喜鵲燈佔盡巢鵲,大鵬燈風搏萬里,鴛鴦燈歡喜冤家。又有鷂鴿、斑鳩、黃鳥、囀翠青、紫燕、野禽沙鷗各色鳥燈,無一不備。另有兩個古人,騎著兩盞鳥燈,甚是齊整,繁華無比。也有一副對聯懸於牌樓柱左右,上寫道:
西池王母坐青鸞,瑤池赴宴;
南極壽星騎白鶴,海屋添籌。
外面又有百仙相助其熱鬧。眾人看過,已是初更時分了,卻奔到東長安門首來。那齊國遠自幼落草,不曾到過帝都,今日又是上元佳節,燈月明燦,鑼鼓喧天,笙歌盈耳,他也沒有一句好話對朋友講,扭捏這個粗夯身體,在人叢中挨來擠去,歡喜得緊,只是搖頭擺腦,亂叫亂跳,按捺他不住。那京城看燈,有詩為證:
月正圓時燈正新,滿城燈月白如銀。
團團月下燈千盞,灼灼燈中月一輪。
月下看燈燈富貴,燈前賞月月精神。
今宵月色燈光內,盡是觀燈玩月人。
叔寶道:“我們進長安門,到皇城看看內裡燈去。”到五鳳樓前,人煙擠塞得緊。那五鳳樓外,卻設一座御燈樓,有兩個太監,都坐在銀花交椅上。左手是掌司禮監裴寂,右手是內檢點宗慶,帶五百禁軍,都穿著團花錦襖,每人拿一根齊眉硃紅棍,把守著這座銀樓。那燈樓卻不是紙絹顏料扎縛的,都是海外異香、宮中寶玩砌就。這一座燈樓上懸一牌匾,徑寸珠寶穿就四字道:“光照天下”。兩邊有玉嵌金鑲的千副對聯,單道他為天子的富貴:
三千世界笙歌裡,
十二都城錦繡中。
果然御樓燈景緻大是不同。當下王伯當、秦叔寶、柴嗣昌、齊國遠、李如珪一班人看了御燈樓,東奔西走,哪裡思量回寓安歇!正是:
明月逐人添逸興,暗塵隨馬恣遊遨。
這班人的高興,一時也丟拋不下。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三回 長安城觀燈玩月 惡公子強暴宣淫
詩曰:
從來諺語說來真,何意凡愚不忖論。
婦女觀燈原不是,嬌姿禍被富豪擒。
且說那些長安婦女,生在富貴之家,衣豐食足,無日不是快時。他眼界寬大;外面景緻也不動她的心,況且出入乘輿,前後簇擁,也不甚輕易出門惹人輕薄。只有那些小戶人家,巴巴急急過了一年,遇著得閒,見外邊滿街燈火,笙歌盈耳,也有跳鬼判的,也有踏高竿的,也有舞翠盤的,也有鬧龍燈的,也有騎馬燈的,錚錚鏜鏜,跳跳叫叫,挨挨擠擠,來來往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