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部分(第3/4 頁)
可是得罪了那些因為高價電費而獲得便利和利益的傢伙了!
他在東臨水村住過,雖然時間不長,卻是也知道農電的電費是個什麼樣子,不說工業用電、灌溉用電什麼的,只說家庭用電,白鳳鄉一個鄉,電費就分好幾個檔次。
鄉里是八毛一度電,到了村裡就瘋長了,便宜的一塊二三,貴的一塊五六,什麼?你嫌貴?嫌貴可以不用嘛。
農民用電,為什麼會這麼貴呢?陳太忠還真知道這個問題的由來,他在東臨水,沒事就找人聊天了,那也不是白聊的,電費貴無非是兩個原因。
一個原因,就是農電網比城電網疏鬆,距離也遠,所以,農電網的建設成本比城市裡高多了,電力在輸送時的損耗也要大得多,這是客觀因素決定的,任何人都不能否認。
但是另一個因素,就是人為的主觀因素了,由於供電所在鄉村裡的抄表員缺乏有力的監管,很多人根本就是不收電費的,比如說抄表員家及自家的親朋好友、村長支書之類的,這多出的表數,卻是要由村民分攤的。
更有甚者,偷接了電線到磨坊或者水泵之類的地方,這電也是要分攤到農民頭上,要不說,這年頭有點權力真的是好呢?
所以,他真的很清楚,要是電費降下來了,受損的可不止是那麼一兩個人——雖然,受益的會更多,但是受益的未必會領情,可受損的絕對會耿耿於懷。
大家都知道,陳太忠對於被人圍攻,有種近乎於神經質的過敏,所以,一想到自己可能成為很多人的怨念目標,心裡就覺得有點不踏實。
不過他也知道,農民們在這一點上,被盤剝得很慘,所以,困擾他的就是:為了這個,跟那些小有辦法的群體作對,划得來划不來呢?
知道這種不平等的情況的人多了去了,其中不乏政府官員,人家都不出頭,我吃撐著了,去巴巴地得罪人?
(召喚月票,不過,能在九月二十八號到十月七號上網的朋友,請在那個時候投,是雙倍月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看小說到網),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姓陳也不好
陳太忠倒是想走呢,可是別人不幹,要是無足輕重的人和事也就算了。但是鳳凰科委地事兒,他總不能不操心吧?
文海打來了電話,兩件事,一件是一卡通系統地子模組已經到了裝配階段,深圳那裡。似乎有的元器件價錢過高了。以前一星半點兒地買也無所謂。現在要批次採購,那怎麼也得多探探行情不是?
既然陳主任在北京,那麼就代勞一下這件事吧。
另一件事卻是跟喬小樹有關。喬市長要來北京考察,是地。他對即將建設的科委大廈很上心,正好他最近又沒什麼事兒,說不得就帶了自己的秘書去廣東和上海考察了一下。目地是想看看現在流行地辦公大樓都是什麼樣的結構和配套裝置。
喬市長地考察費。肯定是要從科委走地,不過大家都知道,喬小樹就算眼再小。也不會看上這麼一趟公款旅遊,人家好歹是一個副市長呢,國內幾個大城市也常去地。確實不稀罕。
喬市長稀罕地,是在未來科委大廈建設中的話語權。他表現出地參與熱情越高。對新大樓地設計理念瞭解得越多。將來地話語權也就越重,至於說遊玩那到真是其次地事兒了。
這一點。科委地主任心裡都清楚。邱朝暉在電話裡甚至說得更**,“在深圳。咱科委沒花了幾個錢,好多廠家搶著給喬市長買單呢。”
這就是暗示說,喬市長出來不但是學理念來了,也是結識廠家來了,以便將來那個啥……反正大家都明白地不是?
本來喬小樹要邀文海同行地。只是文主任認真考慮了一下。還是以忙著準備迎接國家科委考察地事宜為名。拒絕了。
不過,文主任真正擔心地可不是這個。他是擔心即將下來地五個副職。萬一人家趁他出去考察的時候分了權走。那等他回來地時候。豈不是哭都來不及了?
喬小樹敢離開,那是因為他是分管領導。陳太忠敢呆在北京不回來,那是因為根本不怕別人分了權走。只要他在一天。科委始終姓陳。沒有人能對他構成威脅。
但是文海則不一樣了,他好不容易獲得了陳太忠地諒解。眼下手裡又有點實權了。不過是一趟公款遊玩而已,這種機會將來有地是,現在又何必冒著風險佔這點小便宜呢?
總之,喬市長要來北京了,正好陳太忠又身在帝都,那麼,大家在這裡碰個頭,順便再將科委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