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大家都管他叫馮大大。
馮大大是個非常時尚的人,就是有個土包子名字。他是從農村裡闖出來的,親爹早沒了,家裡不同意他改名字,說改了就是不孝順,所以他只好揹負這個名字一輩子了。
這年頭搞基的人很多,甭管真的假的,但是敢於出櫃的還是相當少的。
馮大大就是這少數人之一。
開玩笑不要緊,正正經經的同性戀多少還是令人側目的。
在這種不明說卻很明顯的歧視之下,馮大大能穩坐麻醉師的釣魚臺,可見他真不是靠吹的。
說馮大大的水平高,不是說他的麻醉“無錯”,而是“精確”。
一般來說在手術中,麻醉師在場的作用就是控制病人不要在手術中提前醒來。
這一點,大多數麻醉師都能做到。
但是在手術完成後,受術者是否能及時醒轉,這也是是相當重要的。
換句話說,拿手術完成這個時間點作為界限的話,麻醉師給藥的分量首先不能比這個界限少,其次控制住儘量不要超過太多,越接近這個界限就越好。
這是因為麻醉對受術者並非完全無害,越早醒轉,預後越好,尤其是像這種開顱手術,時間本來就長,傷害很大。
一些手術做完之後,患者要好幾個甚至十幾二十個小時才能醒來,就是因為麻醉師給的量比較大。當然這也不是不對,安全肯定是首要的。但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能夠像馮大大這樣精確控制的人,就是無價之寶了。
所以說,市一醫院也不是沒有人才的。
像麻醉師這個位置,解放大學附一院也未必能找出比馮大大更好的。
所以謝克對馮大大向來都很尊敬,即使馮大大自己常常為老不尊。
馮大大看見佟文傑的時候,眼睛一亮:“哎呀小朋友很可愛呀,來,哥哥給你插根管子,不要害怕!”
周圍的人都很想扶住額頭,這時朱明也刷完手出來了。
佟文傑有時候腦子還是很好使的,他一句話就讓馮大大有種被反調戲的感覺:“叔叔我不害怕。”
馮大大:“……”算了不跟小孩計較。
佟文傑這次動大的,所以局麻不行,得全麻。
馮大大給他使用的是以吸入麻醉為主,靜脈配合的複合式麻醉,這樣安全性高一點。當然,對麻醉師的要求也高一些。
手術室裡到處都是消毒的無菌器械,給人的感覺冷冰冰的。
佟文傑被麻醉之後,整個人看上去也不那麼鮮活了,謝克開始給他備皮。
這時候巡迴護士進來看了一眼,告訴大家徐教授已經來了,正在刷手馬上就進來,如果都準備好的話,就讓謝克先把腦室外引流先做起來。
謝克應了一聲。這是之前徐教授就跟他說好的,這一步會交給他做。
腦室外引流是腦脊液分流術前的一種處理方法,也可以稱為術前術。
這樣做的原因是,一來可以減低顱壓,有利於一會開顱的時候能夠更好的顯露術區。二來可以放置分流管,等於是腦脊液引流的一部分工作。
備皮就是清理體表,整個頭皮和頭頸、胸腹部位都要做,因為腦脊液引流的時候,要插管,分流到腹腔吸收。
在需要動刀和穿刺的地方,謝克重點用碘伏擦洗。朱明和王磊在一旁看著,都覺得謝克找的部位真的非常準,一般年輕醫生可沒這麼好的手感。
碘伏經過稀釋後,是一種咖啡色,稍微有點粘稠的液體,能廣譜殺菌。
這種東西對面板不留色,謝克以前長青春痘的時候,就試過用棉籤蘸一點在長痘的地方按一會兒,一天後痘痘就沒了,非常好用,吊打任何去痘的護膚品。
為什麼說謝克找地方非常準呢?因為他不是像別人一樣,在一個大致的部位反覆塗洗,而是手指一點就能馬上點到穿刺針需要扎進去的地方,然後以這個點為中心向外塗擦。
這一點,老練的朱明馬上就看出來了,給王磊使了個眼色,王磊也就立刻明白了。
不僅他倆發現了,就連馮大大也瞧出了端倪,他看了幾眼後讚賞道:“哇,小克克不錯嘛!眼挺尖的哦!”
謝克幹正活的時候沒心思跟他歪纏,雖然只是備皮,他也無限認真。
其實他能找那麼準,當然是不能少了手指的幫忙。早在馮大大給佟文傑麻醉的時候,謝克已經把精神全部集中在指尖上,幻化出一把可以變形的尺刀。尺刀上還有他花了好大力氣“想”出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