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樣的話。
於是乎,王磊就留在了神經外科。他是八年制碩士畢業的,謝克剛來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剛入行不久的新人,如今在腦外待了也快兩年了,之前的住院總張永已經晉升了主治醫師,而他也馬上將會成為下一個住院總。
這對於年輕的王磊來說,算是相當地被看中了。在神經外科的這些住院醫師裡面,嫉妒他的也大有人在。
王磊一直很喜歡謝克,也許單純是性格合得來,也許是因為一直知道他的志願,所以產生了同行之間的親密。
總之,謝克雖然初來乍到,但是也是有人罩的,關係甚好的王磊且不說,主治醫師朱明對他印象也很好。朱明曾經和他同臺過佟文傑的手術,所以知道他絕不是徒有虛名。
在市一這種大型醫院,必然會有些混日子的醫生,也許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學習成績還不錯,但是真到用時卻根本拿不出手。
這種人如果足夠聰明的話,連妒忌都不會去妒忌謝克。因為一個醫院、一個科室想要維持下去,就必須有能撐的起天花板的人,他們自己不行,當然就希望同一屋簷下有別人可以了。
這雖然是事實,但能瀟灑地接受這種事實的人,卻真正是寥寥無幾。學霸遇上學霸,必有一方被罷。
謝克一來,原本有些眼紅王磊的人,都瞬間有了新目標。
劉院長高調點名,蔡主任親自接人,再加上徐教授高徒的光環,和之前在骨科掀起的骨水泥風暴,這一切的一切,都提示著他們,特別是那些在謝克剛來市一醫院第一天的時候就見過他的那些人,這可不是當初那個看上去不起眼的靦腆實習生。
更何況,科裡不少人都知道,謝克還做了一個狹顱症的骨縫再造手術。狹顱症並不是很常見的病例,全顱骨閉合更加罕見。這件事當時王磊在科裡沒少宣傳,很多人都聽說過。
只不過也許是王磊到底粗中有細,沒有把第二次手術是蔡主任上的事情說出去。不然的話,甭管是蔡主任搶了謝克的手術,還是蔡主任給謝克當助手,都是一場腥風血雨。
即使如此,大家也清楚,如果謝克不打算離開市一的話,他幾乎就是妥妥的蔡天橋接班人。
而蔡天橋,在眾人眼裡,則是最有希望下一個當上副院長的。
所以謝克這一次再從開啟的電梯門中,伸出一隻腳踏入十六層的時候,所有人,包括護士們在內,看他的目光都完全不同了。
王磊帶著他,如同王者歸來一般地,在整個樓層轉了一圈。
忽略了主任蔡天橋不悅又無奈的眼神,離開了副主任邊順源探究又衡量的目光,經過了其他一眾好奇者們的打量,謝克終於能坐在自己辦公桌前整理東西的時候,才吐出一口濁氣。
神經外科的氣氛和骨一科完全不一樣,這一點,只有當你真正成為他們的一份子的時候,才能夠感覺得到。
不過,這種感覺謝克喜歡。有挑戰,才有成就感。
救活更多必死之人,就是他的目標,也是他當初執意要選神經外科的初衷。
謝克捻動手指,讓它變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一會兒是刀,一會兒是鉤。那場事故,只有他奇蹟般地活了下來,還被賦予這樣的絕技,一定是上天希望他,能救更多人。
謝克不信鬼神,但他信冥冥之中,一定有一個什麼,是他的救贖。
有些名醫,無論是到哪個醫院,都會為那個醫院帶去病員。謝克雖然還沒成為那個級別的名醫,但是他也的的確確為市一的神經外科帶來了一個病員,那就是鍾梁全。
比較令別人意外的是,這是一個脊柱疾病的患者。
大部分這種病的患者,都會習慣性地去骨科就診,所以即使腦外的醫生們對這種病出於業務上的需要,學習過,很熟悉,但真的碰到過、診治過的卻並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趙華對於謝克帶走了鍾梁全這個病人,並無任何不快。畢竟對他來說,這是一個“治不好”的人。
當然,他也從來沒有認為謝克能把鍾梁全治好。在他的心裡,覺得這肯定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一般來說,脊柱手術做得越多,對患者來說,情況就越糟糕。
很多人因為無法忍受病痛,而一次又一次接受了手術,拿掉了一塊又一塊椎間盤,切斷一條又一條神經。但是如果一次成功的話也就算了,做過多次手術的人,幾乎都反饋很差。
謝克是個毛頭小子,年輕氣盛。初生牛犢不怕虎,而這種脊柱失敗綜合徵,猛於虎也。他慶幸的是,擺脫了鍾梁全這個病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