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紛紛擾擾(1)(第2/2 頁)
三個皇子已經廢了兩個,寧王雖然無恙,卻被言官彈劾欺君罔上,不孝不悌,德行有虧,人品上有了瑕疵,自然做不了儲君。除此之外,南宮循傷重不治,已經奄奄一息,僅靠著百年人參吊著一口氣。康王府長史派去遼北報信的人已經在途中,康王拿住了把柄,只怕會大做文章,鬧得天翻地覆。
皇帝這兩天恨怒交加,身體承受不住,也病倒了。在龍榻上輾轉反側,他非常不安,生怕自己有個不測,大皇孫不能認祖歸宗。寧王並無明君之相,勉強能做個合格的親王罷了。若最後是寧王登基,於國無益,他又如何去見列祖列宗。
翻來覆去想了又想,他終於決定不再拖延,派人去宣蘇東辰,讓他攜子進宮。
蘇東辰心知肚明,將兩個兒子帶上,進到皇帝寢殿。帶著兒子行過禮後,他當著皇上的面,小心地去除蘇鈺仲的偽裝,然後將他輕輕推到龍床邊。
殿中已經清場,只有皇上的貼身大太監在床前服侍。看著蘇鈺仲的真面目,連這位老成持重的大太監都露出了驚容。
皇帝看著面前的少年,彷彿看到了當年最心愛的長子,忽然感覺很欣慰。那種血脈相連的親切讓他明白,這個孩子的確是他的嫡長孫,是他那不幸慘死的兒子留下的惟一骨血。
他是九五至尊,心堅如鐵,此時卻忍不住眼眶微溼。想著他那出類拔萃卻英年早逝的長子,他的心異常酸楚。
太子身亡時才二十出頭,正是剛剛長成,令他驕傲,卻又沒到被他忌憚的時候,於是在他心裡就成為了永遠不可替代的孝子,也是最傑出最合格的儲君。如今,看到太子臨終前殫精竭慮,好不容易保下的兒子健康長大,成為翩翩少年,他不由得想,太子在九泉之下,一定也很高興。
他伸手拉住少年的手,只覺得精神一振,病情都減輕了許多,於是慈愛地笑道:“孩子,你該叫朕皇爺爺。”
蘇鈺仲大驚失色,本能地轉頭看向父親,“爹……”
蘇東辰上前輕撫他的肩,“殿下,您本是太子殿下的嫡長子,是陛下的大皇孫。”
蘇鈺仲和蘇鈺孟都睜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相信。
蘇東辰輕聲講述了當年的種種內情,然後退後一步,恭敬地說:“大皇孫殿下,當年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殿下週密佈置,拼死將您送出險地,慈愛之心,可昭日月。臣按照太子殿下的指示,保護您長大。如今您與皇上已經團聚,臣不敢再居父職,請殿下恕罪。”
“爹!”蘇鈺仲滿臉是淚,大聲叫道,聲音裡滿是痛苦。
蘇東辰長嘆一聲,移開目光,看向皇帝,“皇上恕微臣欺瞞之罪。”
皇上的心也很亂,暫時計較不了這些,只顧著安撫孫兒,“孩子,蘇愛卿是你的養父,這勿庸置疑。你也不要忘了你的父王和母妃,他們的在天之靈都惦記著你。”
聽到皇帝承認蘇東辰是自己的“父”,蘇鈺仲的情緒平靜下來。想到親生父母當時在四面皆敵、生命垂危的情形下還想盡一切辦法送自己逃生,他又淚落如雨,“父王,母妃……皇爺爺……”混亂之中不及多想,他一頭撲進皇帝懷中,抱著他嚎啕大哭。
皇上摟著夢寐以求的孫兒,也是老淚縱橫。守在一旁的大太監拿袖子抹著淚,連忙去給皇帝斟茶倒水,不停地勸道:“皇上保重龍體。”
蘇東辰摟著驚悸不安的兒子,輕聲嘆息,“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他在前世幾乎從來不看古文,到了這一世後融合記憶,對無數詩詞歌賦、經典文章耳熟能詳,卻不能完全領悟,此刻看到這一幕,忽然有所感慨,似乎又明白了許多東西。
皇上雖然在安慰孫兒,卻仍然沒有放鬆警覺。聽了蘇東辰念出的詩,他心有所感,漸漸收了淚。待貼身太監服侍自己淨過面,他下了龍床,拉著孫兒到一旁的羅漢榻上坐下,看著蘇東辰笑道:“難得聽到蘇愛卿吟詩,雖然用詞淺白,卻感情真摯,是可以流傳千古的佳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