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篇之傅說(第1/2 頁)
從囚徒奴隸到宰相,傅說是如何做到的? 傅說(yuè),殷商武丁時期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3000多年前輔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國,形成了歷史上有名"武丁中興"的輝煌盛世。 傅說原為一名奴隸,而且是個囚徒奴隸,他是如何從一個囚徒奴隸一躍成為宰相的呢?人生跨越幅度之大,亙古未有。 說起來武丁任用傅說為相,還有一個生動的故事: 據說是在武丁的伯父小辛和父親小乙的時候,殷商已經很是衰弱,武丁即帝位後,想重振殷商,但是沒有賢臣輔佐,所以他三年都不說話,國事都交給冢宰來管理,自己則觀察國風。 一日,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賢人,說:“我是一個囚徒,姓傅,名說。天下如果有能找到我的,就會知道我不僅僅是個囚徒了。” 武丁醒來後分析:“傅”是輔佐的意思,“說”是歡悅的意思,天下是不是有一個人,既能輔佐我又能讓百姓歡悅呢?於是就讓畫工根據夢中的印象畫了圖形,派人到處尋找,結果在北海附近的虞、虢之間的傅巖,今山西省平陸縣,找到了一個叫說的囚徒奴隸,和圖畫很像。 據說說本來是個很有才能的賢人,因犯事被罰做囚徒,穿著粗麻布衣服,帶著索鏈,在傅巖築城,說被帶到商都,武丁見了他,和他交談了一番,認定他就是夢中的那個賢人,就起用為相,結果殷商因此重新振興起來。 故事歸故事,歷史本來面目應該不是這樣:商代施行世卿世祿制度,公門出公,卿門出卿,重要的職位都是由貴族擔任,任命一名囚徒做宰相可想而知是很困難的事情,於是君臣二人就設計了這麼一套由頭來安定貴族們,當然前提是武丁知道傅說確有才能。 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孟軻孟子曾列舉過一連串人物,——舜、傅說、膠鬲、管仲、百里奚、孫叔敖6位首領或宰輔,他們皆出身於基層第一線,都從事過體力勞動,有的甚至出身在邊遠地區的艱苦環境中。 孟子並由此得出千年歷史性大結論:“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其中引用的人物就有傅說,可見傅說的成就影響深遠。 他輔佐商王發展生產,改善民生,富國強兵。 在政治方面:主張借鑑古人的經驗,政治清明,不輕易征伐;在任用官吏方面:主張惟賢是舉,任用賢才; 在農業方面:推行集體勞作的“協田制”,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頗有現代人民公社的味道。武丁開疆拓土後,會派出貴族到新的統治區域是執行開墾荒地的任務。這說明商朝時期,寓軍於民的屯墾制度已經開始實施,比西漢時期設定西域都護府設定屯墾田早了1200多年。 在軍事方面:主張與周圍的方國搞好關係,同時征服騷擾邊境的外族。古代打仗,不管是牛拉車還是馬拉車,馬匹運輸,沒有蓄力的支援是難以打贏戰爭的,武丁注重畜牧業和農業發展。 武丁還從其他方國或敵人那裡去搜集畜牧業勞動者,比如武丁就從羌族那裡找到了畜牧業的勞動者帶回國內,有一次帶回國內的畜牧勞動者就有500多人,大量的畜牧業勞動者反映那一時期,畜牧業的發達,為戰爭提供強有力的畜力財力人力支援。 同時,作戰講究戰術和謀略,對巴方作戰,設伏擊,就是很好的例子,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進攻巴方的戰爭,武丁準備了大約12旬,一旬為10天,那說明武丁就進攻巴方做了充分的戰爭動員和準備,包括軍事物資的儲備、部隊的調動和作戰計劃的安排,後勤方面的安排,正是前期的安排周密,才有了進攻巴方精彩的伏擊戰。 在兵器方面:武丁時期大力發展青銅業,鑄造先進的兵器,為軍隊提供優質武器,兵器好,又懂戰術和謀略,想不打勝仗都難。 在一系列新政統治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空前發展,國力趨於鼎盛,舉國皆安,君臣攜手開創了“武丁中興”的大好局面。 "武丁中興"是古代社會特別是 商王朝社會中一個重大社會變革的歷史事件 ,影響深遠: 第一:它使商王朝國力強大、幅員遼闊、國土面積擴延至現在的遼寧、內蒙、青海、甘肅、四川等廣大地區,實現了 四方臣服八方朝拜 的盛景; 第二:它使商王朝武丁之後若干年內政治清明,官吏盡職,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第三:它推動了商王朝 農業、手工業、商貿業、青銅器鑄造業 的大發展,實現了民富國強。 武丁在位期間開闢了遼闊廣大的商朝版圖,武功赫赫,四海賓服,這中間宰相傅說、王后婦好可說是功不可沒。 婦好之所以能帶兵四處征伐,打勝仗,也與傅說的富國強軍的治國理念分不開。 或者可以說,一個人的輝煌,不單單是一個人的能力卓著,一定是周圍有一幫子人同樣能力卓越的人,而且團結一致,共築的輝煌。喜歡從原始部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