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之楚國篇——楚國簡史(第1/2 頁)
楚國(?~前223年),又稱荊、荊楚,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金文中為嬭姓)、熊氏(金文中為酓氏)。周成王時期(一說即前1042年~1021年),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據《清華簡·楚居》記載,楚人立國之初,在鄀國盜牛祭祀一事,說明建國之初的貧弱狀況;經過幾百年發展,楚國在春秋時楚成王之世開始崛起,奄有江漢,不斷兼併周邊各小諸侯國,周天子賜胙,命楚國鎮守中南。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進入戰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兵強馬壯,初露稱雄之勢。 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 楚懷王時期攻越國,盡得越國故吳地,越國因此而分崩離析。但因為懷王用人不當以及秦相張儀欺詐導致國勢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正式滅亡。 楚族是多元的,在黃河、長江流域遠古先民的長期交往、爭戰與融合中,終於在荊楚地區形成有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到距今4000年左右的肖家屋脊文化時期,長江中游與中原聯絡日益密切,開始了“融入華夏”的程序,這一程序恰可與“禹徵三苗”傳說相印證。但是,楚族的族源來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長的民族,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與奄人徐人等同屬東國。……熊盈當即鬻熊,盈鬻一聲之轉。 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中,就認為“楚本蠻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蠻荊,……淮徐荊舒每連言,必系同族,且為殷之同盟。後來在《殷周青銅器銘文考釋》《金文叢考》等書中,又明確認定楚人即“熊盈族”。1934年,胡厚宣在《楚民族源於東方考》一文中進一步提出“楚之始祖為祝融”。此外,許多學者認為楚人屬於苗蠻族。范文瀾認為熊繹的祖先是從武王伐紂的“苗人酋長”。新中國成立後,隨著考古事業的發展,一些學者聯絡江漢流域的地下發掘成就,認為此有一土生土長的原始文化,即“先楚文化”,其創造者是楚之先民,因此楚族本來就源自荊楚地區。俞偉超根據徐旭生先楚與三苗同屬南方“苗蠻集團”的論斷,聯絡考古文化成就,明確提出“楚人與三苗的先祖是同源的”,即楚之先祖應為荊楚地區的土著居民。 楚蠻是商周時代南方居民中與中原聯絡較為緊密的一部分,為古三苗的遺裔,又稱“荊蠻”,文獻中最早出現於夏末商初。三苗衰微之後,其遺裔散居於江漢地區。楚蠻在商代後期已較為強大,與華夏集團有較多的交往,在文化面貌上可能與中原較為接近。楚成王時,楚蠻主體被楚國兼併,作為一個族群不再存在,其餘脈蠻子國為楚昭王所滅,此後,楚境內再無蠻族活動的記錄。商代的楚蠻居住在漢東和鄂豫陝交界地區,周代的楚蠻居住在漢水中游地區。楚蠻與楚國有區別:熊繹受封之前,只有楚蠻而無楚國;楚蠻和楚國公族族源不同;初期的楚國很小而楚蠻分佈廣泛;楚是周朝的封國,而楚蠻則往往成為周朝的征伐物件。楚蠻與楚國又有極為密切的關係,楚國始封時就在楚蠻之地,熊渠以後楚國逐步融合楚蠻。早期楚國與楚蠻在文化上很難區分,早期楚文化是江漢土著民族與周代南土諸國共同創造的,楚蠻當是其中的主體部分。 楚民族是一個崇火尚赤的民族,因此楚人有著濃重的太陽崇拜情結,他們把自己的始祖神多歸於太陽神。《史記·楚世家》雲:“楚之祖先出自帝顓頊高陽。”《大戴禮記·五帝德》和《帝系》中說黃帝和顓頊是祖孫關係,顓頊和帝嚳是父子關係,司馬遷毫無批判地繼承了這些說法。高陽是顓頊的號,高陽就是太陽神。楚族出自顓頊之後,是指族源而言,楚族之直系祖先則應是季連。 楚先民對自然的崇拜,主要表現對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雷電、風雨等的崇拜。戰國楚帛書提到的雹戲,就是對雷電化生萬物的偉大自然力量的崇拜,“帝俊生日月”,就是對日、月的崇拜,火正之為祝融,就是對火,從而對火神、對太陽的崇拜。當先民思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對各種自然現象,加以概括和歸納,於是萌發出天地的觀念。戰國楚帛書說的“奠三天,辨四極”,說明祝融時代,楚之先祖也有天地觀念了,並予以祭祀。楚之先民祭天祀地,長盛不衰,故《漢書·地理志》稱“楚人信巫鬼,重淫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