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篇——七國之亂(第1/2 頁)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七國之亂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爆發。七國之亂的平定,標誌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劉濞(前215年-前154年),沛縣(今屬江蘇)人。漢高祖劉邦之侄,劉仲之子。西漢宗室,諸侯王。前196年,劉濞受封為沛侯。英布造反時,劉濞跟隨劉邦討伐英布,一舉擊破英布軍隊。前195年,劉邦封劉濞為吳王,管轄三郡五十三城。劉濞封國東臨大海,是海鹽的絕佳產地。其時,在“黃老思想”的指導下,朝廷一度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一改前朝“官山海”的做法,取消了食鹽官營制度。劉濞在封國內招納天下亡命者,大量採銅鑄錢,煮海水為鹽,規定吳國的百姓不交納賦稅,提高了百姓的生產積極性,吳國成為富饒之地。前154年,漢景帝採用晁錯建議,削奪王國封地,劉濞以誅晁錯為名,聯合楚、趙等七國舉兵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後兵敗逃至東越被殺。 劉戊(?-前154年),西漢宗室、第三任楚王(前174年-前153年在位),楚元王劉交之孫,楚夷王劉郢客之子。漢景帝二年(前155年),他在為去世的薄太后服喪期間飲酒作樂,作風不良,被人告發。漢景帝遂削減其封地。他心懷不滿,不聽國相張尚、太傅趙夷吾勸諫,勾結吳王劉濞起兵反叛漢廷,掀起“七國之亂”,與吳、趙叛軍進攻梁國,兵敗自殺,葬於楚王陵。 劉遂(?-前154年),西漢宗室、諸侯王,漢高祖劉邦的孫子,趙幽王劉友的兒子。父王死後,他被呂后剝奪王位繼承權。漢文帝即位後被立為趙王。漢景帝時,下轄的常山郡被削,心懷不滿。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參加“七國之亂”,後被酈寄、欒布合擊,兵敗自殺。 楚漢相爭階段,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異姓諸侯王。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稱帝后,實行郡國並行制,諸侯國的政治地位遠遠高於郡。 諸侯國疆域廣大,人口眾多並位於經濟發達地區,且擁有強大的武裝,由諸侯王隨意調遣。諸侯王的地位僅次於皇帝,在封國內獨攬大權。這些異姓諸王擁兵自重,專制一方。此外,還自行徵收賦稅、鑄造錢幣,成為實際上的獨立王國,最終成為中央集權的最大障礙。 於是劉邦採取斷然手段,消滅了異姓諸王。可是在消滅了異姓諸王后,漢高祖無力直接控制全國;同時,他在總結秦亡的歷史教訓時,認為秦亡的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因此,他在異姓諸王的舊土上又陸續分封了九個劉氏宗室子弟為諸侯王,史稱“同姓九王”,並與群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漢初的同姓諸侯國,土地遼闊,戶口眾多,但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起著拱衛中央的作用,所以這時中央政權與地方諸侯國的矛盾並不突出。 漢高祖死後,當權的呂后違背”非劉姓不王“的誓約,立諸呂為王。呂后對於受封為王的漢高祖諸子,控制很嚴。齊王劉肥是漢高祖長子,地位尊貴,呂后對他早有猜疑。劉肥主動調整同呂后的關係,才得以相安無事。 呂后專權以及分封諸呂為王,激起了劉姓諸王的強烈反對。呂后死後,諸呂聚兵,準備發動政變。齊王劉肥的兒子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暗約其兄齊哀王劉襄領兵入關,共滅諸呂,由劉襄繼承帝位。劉襄應約起兵,殺死了反對他起兵的齊相召平,詐奪琅琊王劉澤兵,兼併琅琊國以壯大實力,又進攻故濟南郡(時為濟川國)。長安方面派遣大將軍灌嬰屯兵於滎陽防備,待機共伐諸呂。此時,劉章在長安與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協力消滅了諸呂勢力。群臣為防止類似外戚事件發生,立代王劉恆為帝,即漢文帝。劉襄失去起兵的口實,在朝廷的安撫下只好退兵。 漢文帝以漢高祖庶子繼統,地位本來不很鞏固,而漢初所封諸侯王,已經歷了兩三代的更迭,與漢文帝的血統關係逐漸疏遠,政治上已不那麼可靠,因而一再發生叛亂。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雖有反呂之功,但他們曾有擁戴齊王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對他們沒有以大國作為封賞,只是讓他們各自分割齊國一郡,封為城陽王和濟北王。城陽王劉章不久死去。 濟北王劉興居於文帝三年(前177年)乘文帝親自擊匈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