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秋風四起5(第1/2 頁)
古傾韻又轉而看向帶頭回話的玫遠東,這人是有糾劾百官之權的,如今第一個站出來倒也不足為奇。
但是玫遠東卻反應極快,還不等查清真相,就給君逸風扣了一個謀逆的罪名,即使到最後君逸風是冤枉的,他這番話也在皇上心裡種下了種子。
畢竟古來權臣者,但凡手中握有兵權,都會被皇帝忌憚,更何況君逸風此刻手中足足有二十萬兵馬!
若是這些兵馬今日都逼入蝕城,闖進皇宮,那皇上肯定沒有防備,到時候皇位上坐著的,就不一定是誰了!
所以,就算日後君逸風安然無恙,皇上也會想方設法把君逸風除掉。
卻沒有人責備剛才玫遠東的這番話。
有鄭遠東帶頭,周圍的重臣也都附和了起來。
“風王殿下帶足足五萬兵馬,突然出現在了城門口,怎麼此前一點動靜都沒有?按理說就算風王殿下若想回蝕城,怎麼也得向皇上稟報啊!這般突然帶著大軍壓近,不是謀反,還能是什麼?”
“虧臣以前一直覺得風王殿下赤膽忠心、威風凜凜,現在才發現他真的是狼子野心,或許早就籌劃好了,就等著重陽宮宴,皇宮內戒備鬆懈時,才帶兵逼宮!”
剛才這番話說的條理清晰、義正言辭,一下子說服了奉天殿裡的一大半人。
說這些話的人正是玥天信,玥大將軍,他因為玥嬪出事,剛被皇上召回蝕城,他當時回蝕城的時候,是隻身一人,卻只揹著他常用的長劍,騎著一匹馬兒,也被皇上暗中查了許久,這才對他稍稍放心了些
頃刻間,謀反、逼宮的帽子都扣在了君逸風身上,古傾韻雖然著急,但在眾目睽睽之下,卻也做不了什麼。
一直沒說話的翰林苑掌院王良突然開了口:
“皇上,所有人都知道這風王殿下向來與被關在宗人府的三王爺交好,說不定風王殿下突然謀反,就是為了救三王爺出宗人府!”
一牽扯到三王爺,整個奉天殿裡的人都不做聲了,一束束目光都向古傾韻射了過來。
自從君逸胤被皇上關進宗人府,三王府在北冥就是很特別的存在,當初君逸胤是因為欺君之罪被關進去的,這罪名可大可小,全憑皇上定奪。
說白了,皇上也可以下令殺了君逸胤,或者不輕不重地處罰一下,但是誰都知道,皇上早就有心要殺了君逸胤。
君逸胤卻在當日向皇上扔出了一塊能統領三萬兵馬的兵馬符,又因為君逸風一直都和君逸胤關係親密,這讓皇上一直很忌憚君逸胤,怕他隨時起兵謀反。
所以才只是把君逸胤關到了宗人府,如今王良的話直戳皇上命門,直接光明正大地將皇上最忌諱的事情擺到了明面上。
迎合著所有人的目光,古傾韻臉上沒什麼表情,抬手把茶杯放到桌子上,慢慢抬起頭,眉眼中含著冰峰般的凌厲,卻也不說話,就這麼看著王良。
王良雖然比古傾韻不知年長了幾倍,卻被古傾韻這般冷冽地目光看的有些心虛,他輕咳一聲,坐在椅子上沒說話,稍稍低頭,不敢看古傾韻。
古傾韻這才柔聲說了一句:“王院士作為三朝元老,曾歷任兵部、禮部、吏部尚書,怎麼能犯如此明顯的錯誤?莫不是想辭官回鄉養老?”
此言一出,眾人先是愣怔了片刻,旋即整個奉天殿裡都掀起了軒然大波,討論聲一浪高過一浪,就連幾位皇子都有些坐不住了,頻頻回頭,不受控制地打量著古傾韻。
投在古傾韻身上的目光越來越熾熱,震驚、憤怒、詫異、諷刺各種目光都有,古傾韻卻像毫無察覺,眼神一直盯著王良,抿起嘴角似有似無地露出一絲笑意,卻讓人心底發麻。
王良終於忍不住,站起身面向古傾韻,迎上她的目光,壓著火氣質問道:“本官原先覺得你是三王妃,年紀又尚小不懂事,才不與你計較!結果三王妃張口就說本官犯了錯,還要讓本官辭官回鄉!那本官就尚且問問,本官犯了什麼錯?”
相比起王良的怒氣衝衝,古傾韻倒是沒什麼情緒,只是嘴角的笑意越來越大,不禁帶了一些諷刺,淡聲說:“你剛才說六王爺是為了就三王爺才帶兵逼入蝕城,你有證據嗎?”
說到這裡,古傾韻的語氣裡也帶了些嚴肅,還不等王良有所反應,就繼續說:“如果王院士有證據,就請當堂拿出來!如果王院士沒有證據,那你當著眾人的面,無辜汙衊三王爺,該當何罪?”
王良臉色一白,拍桌而起,抬手指著古傾韻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那你有什麼證據能證明風王殿下謀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