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創業專案(第1/2 頁)
正在四處打量,海小舟的車開了過來,方朝陽這才出了門,坐進車裡,隨即說道:“小舟,掉頭朝那邊開。”
“農業推廣中心不在那個方向?”海小舟疑惑道。
“我好像看見了嚴孟偉!”
“這個熊孩子,光知道搗亂,看我逮著他,不踢他屁股。”海小舟埋怨著,將車子掉頭,朝方朝陽所指的方向開了過去。
一條街開到了頭,也沒有發現可疑的身影,海小舟不禁道:“朝陽,別這麼疑神疑鬼的,這可是光天化日之下。”
“嚴孟偉有恃無恐,只要能對我下手,他不會在意什麼時間和地點。”方朝陽道。
“有關青少年保護的法規,應該調整一下了,現在的孩子都成熟得早,這種事情確實拿不出太好的措施來。”
“不能怪孩子,家長和學校,甚至整個社會,都要做好對青少年教育引導工作。”方朝陽擺手道。
東安市農業推廣中心,位於郊區,佔地面積不小,有著一棟五層小樓,配套的還有實習基地。
來之前,方朝陽跟中心主任伍昌平透過電話,他表示下午會在辦公室等著。
停好車後,兩人按照規矩登記,隨後在一名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位於五樓的主任辦公室。
伍昌平五十出頭,有些禿頂,一看到方朝陽和海小舟進來,連忙熱情地過來握手,又讓職工端來了茶水。
“伍主任,非常感謝百忙之中的招待。”方朝陽客氣道。
“方法官這麼做,都是為了青山村的發展,這份愛心,值得我們學習。”伍昌平感慨了一句,又說:“很希望我們推廣中心,也能出一份力。”
“呵呵,市場銷售方面,伍主任也要幫助指一條路。”方朝陽笑道。
“好辦,農產品批發市場那邊,我能說上話。”伍昌平答應道。
聊了幾句後,方朝陽拿出黃早發的那份策劃書,同時還有青山村的地理情況,一併交給伍主任過目。
很仔細地看了一遍,伍昌平又拿起桌上的電話,打給中心的兩位技術專家,讓他們也到辦公室裡來一趟。
隨後,五人就在辦公室裡,就青山村想要開展的專案,展開了討論。
養殖林蛙是海小舟看好的專案,因為環境變化的原因,林蛙的數量逐年減少,而這是一種美食,餐桌上供不應求,林蛙油的價格更是逐年攀升。
兩位農業專家卻對此持否定意見,青山村的環境可以養殖林蛙,問題就在於,百姓們對於養殖毫無經驗,一旦出現差錯,失敗的機率會非常高。
伍昌平則傾向於培植食用菌,農業推廣中心並不缺少相關的菌種,可以對此進行專門的指導,但此事也被一位專家給否定了。
道理跟養殖林蛙差不多,百姓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培養過程又是個細心活,對溫度和溼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一不小心,結果還是失敗。
種植果樹可行,但週期很長,不會馬上看到效益,最終能選擇的專案,似乎只有蔬菜種植。
“種菜有很強的時效性,採摘那幾天賣不出去怎麼辦,再說也賺不了多少錢吧?”海小舟皺眉道。
“綠色蔬菜還是很有市場的,青山村的腐殖土比較豐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需要特別施肥。另外,光照時間充足,有利於蔬菜生長,到了冬季,還可以建造塑膠大棚,保證一年四季都能種植。”一名專家道。
“種植普通的蔬菜,當然收益不高,可以選擇種植娃娃菜、蒲公英、紫甘藍等,在市場上都能賣出不錯的價格。”另一名專家也表示贊同。
“好吧,那就讓百姓們先種菜,等有了收益後,再研究別的專案。”海小舟答應道。
“同時還可以種植果樹,三四年後,就會產生收益。”伍昌平道。
“伍主任,好人做到底,給青山村安排個技術人員,薪水方面,就由村子裡負擔。”方朝陽道。
“呵呵,這個沒問題,技術指導,也是推廣中心的工作內容之一。”伍昌平笑著答應道。
研究了一個下午,就青山村的發展專案,初步達成了一致意見,先從小事做起,種植特色蔬菜,等百姓們習慣了創業,再視情況增加。
方朝陽邀請伍主任和兩位專家一起吃晚飯,被婉言拒絕,方法官已經為青山村拿了不少錢,不能再破費。
回去的路上,海小舟道:“朝陽,看來,我的這筆錢也要很快到位才行。”
“我可沒逼你。”方朝陽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