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第2/4 頁)
:“特使,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雖然還需要接觸更多的文明,以大資料支援。但我基本上可以認為,藝術高度達到一定程度,可以無視一切文明差距。只要是偏感性大腦,也就是類似我們人類這種思想感情較為豐富的,就都能理解。它好像客觀存在……”
藍牧說道:“這代表什麼?”
那人激動道:“這代表宇宙智慧種族有普遍性的藝術細胞!拋去純理性的智慧生物可能對藝術有獨特解讀以外,那麼可以斷言,全宇宙的藝術標準極有可能是共通的。”
藍牧呢喃道:“共通的……”
不僅是他,其他人也陷入沉思。
那個人文學者急道:“你們仔細想想,如果真是這樣,就太不科學了不是嗎?或者說,藝術與科學平起平坐了。因為全宇宙,太過廣闊,各處環境和演變經歷都是截然不同的,在這種尺度上,能勉強說的上是宇宙共通的東西……只有一個,那便是分佈於全宇宙的基本科學規律。”
“而現在發現,還有一個……”藍牧看著他道:“你是這個意思嗎?”
他點點頭:“雖然無法證明……事實上我們也不能證明科學規律是宇宙共通的。”
藍牧反應過來了,這確實不科學。
這乍一看貌似沒什麼,可仔細一想,細思恐極。
如果說科學規律是宇宙共通,大家還不會覺得怎樣,這挺自然的。
因為科學規律是宇宙誕生開始就存在的,它客觀存在,人類只是將其總結出來。
就算全宇宙死寂一片,沒有任何生命,科學規律理論上也會在那裡。
但藝術也共通的話,就過於匪夷所思了。真是那樣的話,銀河系一角的智慧生物,能感觸銀河系另一角的智慧生物所創造的藝術,這是什麼道理?難道說藝術也客觀存在?宇宙註定誕生人類?
藝術說白了,只要是有思想感情的智慧生物,就能夠創造出來。而如果說全宇宙的智慧生物,在一種約定成俗中感悟出同樣的東西,說明‘藝術細胞’是宇宙誕生的那一刻,就有了的。
它有個大概念的總綱領!這個冥冥中的概念包羅了宇宙誕生至今的所有智慧種族在思想上的感知。
這不科學,但哲學。
不科學在於,宇宙誕生的時候,客觀存在科學規律,那是因為沒有這些科學規律,宇宙就不存在,那是宇宙執行的基本。
可為什麼,有了大概念的科學規律,還會有大概念的藝術?
藝術哲學那可是智慧生物出現以後,才應該漸漸出現的東西。它對於宇宙沒有一丁點用,有了人才有藝術,否則就沒有任何意義,沒有任何價值。
藝術這種東西,對宇宙本身有價值嗎?一毛錢價值都沒有。
但現在,如果藝術共通的話,說明這是智慧生物存在之前就有的客觀概念!
宇宙為什麼要有這種對宇宙本身沒有任何意義,但只對智慧生物有意義的概念存在?
從邏輯上來講,這意味著……宇宙早知道會有智慧生物,它本身就是為了智慧生物而誕生的。
太違和了不是嗎?
藍牧深吸一口氣,暗道:“誰定的?”
這一刻,藍牧感覺到,這個宇宙有個說不上自相矛盾,但卻有點不對勁的地方。
“這算是Bug嗎?”
……
ps:這是我能想到唯一能證明宇宙存在有沒有人類主觀因素的方法。如果讀者以後遇到許多地外生物,他們無法理解我們的藝術,比如旋律這種東西,那麼說明我們是自然誕生的宇宙。
反之,我們可以考慮一下缸中之腦,或者有造物主存在的情況了。
因為宇宙客觀為智慧生物準備了一個對它本身沒有任何意義的概念。
第五百七十八章猜疑
藍牧沒有就這個問題再討論下去。
因為這是沒有辦法證實的事情,或許這個距離地球僅有三十光年的文明,不過是特例而已。
人類連科學規律是不是全宇宙適用都無法證明,更何況藝術?
大家很快將飄忽的想法收了回來,再發散性思維下去,只是在衝突自己的唯物主義世界觀。科學家們是不會相信的,大家當個樂子幻想一番也就算了。
藍白社的科學家,算是科學觀很包容的了,畢竟他們也接觸所謂的超自然事物,那些超自然事物,不過是超了地球的自然而已。
大概念的科學主義,是可以包容它們的,理論上沒有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