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4/4 頁)
他明明最擅平衡之術,竟沒參透趙英的用意。
孟丞相望向謝則安的目光變了變。朝中看好謝則安的人非常多,他雖然剛到任上兩年,涼州一帶卻漸漸傳遍了他的名字,即使今年涼州知州推薦他接任知州之位,恐怕也沒人會反對。不到弱冠之齡就當上知州,說他前途不可限量都是小瞧他了……
再過十年二十年,他會做到什麼程度?
若謝則安再與趙崇昭親如手足,趙崇昭和從前一樣對他言聽計從,那會是什麼局面?
很明顯,肯定不是趙英所樂見的。
一把勸君尺,足以打破這種局面。
情誼再深,趙崇昭也不會喜歡有人整天以“勸君尺”之名阻撓他做想做的事。越是身居高位,越是受不得別人管束,趙崇昭會比任何人都忌憚謝則安,不管有意也好無意也罷,都會死死地壓制著謝則安不讓他真正地位極人臣。
這既限制了趙崇昭,又限制了謝則安。
趙英做事向來如此,永遠一環套這一環,很少人能猜透他的真正想法。
沒想到謝則安竟能看得分明……
孟丞相一激靈,回頭看著謝則安緩步走遠的背影。
他心中有千思萬緒,最後卻只是低低地嘆息了一聲。
謝則安明明看得分明,卻還願意一腳踩進那為他而設的死局裡,果然是姚鼎言和徐君誠的學生啊。
☆、第一三零章
謝則安回涼州時身邊多了個人:柳慎行。
柳三思成了姚鼎言身邊親信,柳慎行卻沒了聲息,誰都不知道他這兩年在做什麼。
而在謝則安踏上回程那日,柳慎行騎馬跟上了他。
柳慎行比柳三思要小,長著張顯年輕的臉,看起來只有二十來歲。
謝則安聽說過柳慎行這個人,當初柳家一家流放南邊,原本柳家人都已經絕望了,柳慎行卻得了當地縣令的許可,把當地半廢棄狀態的縣學辦了起來。後來朝廷在各地鋪設報社時,柳慎行和柳三思一手包攬了那邊的報社籌辦事宜。他們表現得非常出色,很快入了姚鼎言的眼——這才讓姚鼎言向趙崇昭替他們求了恩赦。
柳慎行的投奔讓謝則安有些意外,但他並沒有太驚訝,畢竟他那小小的縣衙住著的能人可不少。
謝則安一路上與柳慎行相談甚歡。
到了涼州,謝則安先去拜見了知州。知州對謝則安滿意至極,以前不是沒有京城來的人下來,只是那些家都眼高於頂,從來不把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