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頁)
他不著痕跡地看了趙崇昭一眼,“我也挺久沒見清澤兄了,心裡挺想念的。”
趙崇昭的臉色一下子黑了。
趙崇昭追問:“你想念他做什麼?”
謝則安垂眸看了看趙崇昭和自己交握的手,淡淡地說:“清澤兄許多見解挺有趣的,我們很聊得來,有幾次一塊出去我們都捨不得分別。可惜最近我和清澤兄沒忙,沒什麼機會見面。”
趙崇昭下意識地收緊五指。
謝則安說:“殿下你抓疼我了。”
趙崇昭一呆,鬆開了手。
謝則安站起來說:“走吧,去姚先生那。”
謝則安並不如表面上平靜。
國舅是個少話的人,絕對不會輕易把疑心說出口,把幾年前國舅那句莫名其妙的“雙星並耀”和今天的“崇昭對你有別的心思”聯絡在一起,謝則安明白了國舅在提醒自己什麼。他和國舅都是明白人,兩個人插科打諢把那個話題揭過了,不代表心裡真當它沒發生過。
剛才謝則安稍微試探了趙崇昭一句。
結果明顯到遠遠出乎他的意料。
只是輕輕那麼一試,趙崇昭的心思就全都擺出來了。再仔細回想一下,趙崇昭說“一開始看對方不順眼”,那不正是他們初遇時的情況嗎?趙崇昭還差點讓人把他扔出驛站來著。
這麼明顯的事,他居然一直沒發現。
謝則安不是多講原則的人,但趙崇昭名義上是他的大舅哥,怎麼看到不應該對他有這樣的心思——這種情況根本不在他的預期之中。一旦往這個方面猜想,晏寧公主近來的表現似乎也有點不對味。
謝則安和趙崇昭齊齊去了姚鼎言府上。
姚鼎言暫時還未復職,這幾日都在瞭解京城近況。見了趙崇昭,姚鼎言說道:“殿下最近頗有長進,你們徐先生費了不少心啊。”
趙崇昭說:“徐先生一向盡心。”
姚鼎言又與趙崇昭說起科舉改革的事,說完還看了謝則安一眼:“不瞭解還不知道,三郎這小子居然已經是秀才了,成績還都是第一。今年的秋闈他恐怕都能直接去參加了吧?”
趙崇昭呆了呆,看向謝則安。
謝則安說:“低調低調,到處吹噓的話萬一人家說我是走後門的怎麼辦。我臉皮厚沒事,老山長要是被人說閒話指不定就氣得兩腿一蹬,沒氣了!”
姚鼎言瞪他一眼:“三郎,有你這麼說話的嗎?”
謝則安哭喪著臉:“我命苦……”
去年姚鼎言要離京守孝,謝則安十分歡快,結果姚鼎言給了他一封信要他幫忙送到百川書院。那可是傳說中的“京城第一學府”,謝則安一直挺想去玩玩,但因為對這種“學術聖地”敬謝不敏,從來沒去成過。這次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謝則安正兒八經地登門圍觀。
沒想到一去就走不了了。
姚鼎言知道謝則安的性格,在京時從不給謝則安偷閒的機會,這次離京自然也不會放任謝則安懶散過日,他居然給百川書院的老山長寫信說“這傢伙不過童試別讓他走”。
謝則安最煩的就是破題、解題、正兒八經地寫文章,面對老山長那張沒有情理可講的老臉簡直欲哭無淚。
姚鼎言說:“不逼逼你,你怎麼可能把心思擺到正途上。”他從書架上取下幾張文稿,擱在桌上點了點,“你瞧瞧你,把你們山長氣成什麼樣子了。”
謝則安瞄見上面那熟悉的字跡,心虛地準備把文稿塞進自己袖子裡,結果卻被趙崇昭捷足先得。
謝則安:“……”
趙崇昭樂滋滋地看起了謝則安交給老山長的策論,文法十分正經,內容卻很新鮮,看得人精神一振。但就在第二頁快結束、正講到關鍵地方的時候,謝則安大筆一揮,來了一句這樣的話:“欲知後事如何,放我回家放我回家!”
趙崇昭:“………………”
他隱約理解老山長當時的心情了。
姚鼎言說:“反正你吃了什麼苦頭都是自作孽,怪不得別人。誰叫你非那樣氣你們山長?”
謝則安幽幽地說:“往事不要再提……”
謝則安自由慣了,哪裡受得了管束?那樣的生活實在太操蛋了,謝則安只差沒組織無心向學的“戰友們”一起開始逃學生涯,從後山逃出去煨煨野雞烤烤魚,打打牙祭補償自己可憐的五臟府。當然,被發現之後後果十分悽慘,簡直不堪回想。
老山長被謝則安列為“這輩子最不願意再見到的人”。
這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