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晏寧公主說:“剛才哥哥來找三郎商量防洪的事,他們一起去了徐先生家。左右沒什麼事,我想來見見阿爹,”她露出了笑容,“阿爹你不會嫌我煩吧?”
趙英說:“寧兒你想什麼時候來都可以。”他邊拉晏寧公主坐下,邊問,“你哥哥怎麼會想到防洪上去?”
晏寧公主說:“昂弟最近留在京城,京城和哥哥一起出去,今天他們去巡堤了,發現水位漲了很多,堤上還有缺口。他們忙了一整天,回來後就來找三郎了。三郎今天正好也被徐先生派出去了,查出了不少隱患。兩邊湊在一塊一合計,他們都覺得這事得慎重對待。”
趙英說:“你哥哥這次倒是知道長進了。”他又誇了一句,“裕王弟教出了一個好兒子。”
晏寧公主說:“三郎倒是懶得很,他向徐先生稟明情況後就準備撒手不管了。”
趙英說:“這小子確實是這脾氣,不過他也沒法管,畢竟他沒個正經出身——”說到這一句,趙英突然頓住了。靜默了一會兒,他啞然失笑,“寧兒你繞了這麼個圈子,就是想跟我給三郎討個正經出身吧?”
☆、第一零三章
謝則安還不知道自己的命運被悄然決定了。
謝則安和趙崇昭、趙昂在徐府呆到快要宵禁,能看到趙崇昭有所轉變,徐君誠比誰都高興,不知不覺比往常多說了些話。
趙崇昭三人離開徐府前約好第二天一早在謝則安家附近等,繼續跟進這件事。謝則安回到家中,晏寧公主已經睡下,他張開半邊畫屏,在畫屏後點亮了一盞燈。
多管閒事不是謝則安的性格,但這事兒攸關人命,趙崇昭又一心摻和進去,於公於私謝則安都不得不管。
謝則安倚在榻上閉目沉思許久,才把油燈弄熄。
第二天謝則安都和趙崇昭、趙昂三人邊巡查邊商量,最後弄出了整個防洪章程遞上去給趙英。
趙英已經從晏寧公主那知曉他們在做什麼,倒是沒太驚奇。他把謝則安三人遞上來的摺子看了一遍,批了下去。
趙英一點頭,做事簡直不能更方便!謝則安最擅長的就是拿著雞毛當令箭,他和趙崇昭打著趙英的大旗迅速行動起來,一夜之間把所有能安排的事都安排下去,有些地方連“撤離演習”都做了。
幾天之後,連日的暴雨終於逼得幾個地方被水淹了,許多人後怕不已,要不是疏得及時或者堵的及時,自己家也要遭殃!
趙崇昭這個太子也成了最大的功臣。
趙崇昭借這個機會認識了不少人,比如京城府尹顧允。顧允雖年過半百,但卻是個十分有趣的人,他非常愛惜他那把鬍子,說三句以上的話必然會伸手捻著它一下一下地摸著。
顧允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顧騁,一個叫顧寅。趙崇昭和顧允坐一塊吃飯時他們都回來了,顧騁毫無顧忌地大口大口吃肉,顧寅則坐在一邊替顧騁解釋:“我哥哥他一向是這樣的,太子殿下您別見怪。”
趙崇昭和謝則安都喜歡這樣的人,聞言說道:“這樣才是爽快人!”說著他也學著顧騁大口大口地把肉往嘴裡送。
謝則安一笑,也學起了他們豪邁的吃法,只不過他這人天生帶著種從容,同樣的動作擱在他身上沒人覺得不雅,反倒覺得他別有一種瀟灑肆意。
顧騁拍掌道:“痛快!”
謝則安說:“聽說顧兄詩才無雙,回頭還得向顧兄請教請教。”
顧騁說:“這有什麼好請教的,這東西根本教不來。”
謝則安摸摸鼻頭:“那倒是,這事兒還得靠天賦。”
顧騁說:“你若是寫好了,想給人看看,我可以給你看看。”
謝則安說:“那我先謝謝顧兄了。”
趙崇昭被晾在一邊,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對顧騁便有些不喜。等出了顧府,趙崇昭問:“三郎你很喜歡那個顧騁?”
謝則安說:“顧兄挺有趣的,寫的詩詞也好,真要詞如其人的話,他一定有著豁達的心胸。”
趙崇昭說:“我怎麼瞧不出來?”
謝則安說:“殿下不喜歡詩詞,覺得這是小道,瞧不出來也正常。”他轉了話題,“顧府尹殿下一定喜歡,我在姚先生那看過顧府尹的策論,他對兵事頗有心得,很多見解都很不錯。”
趙崇昭說:“那我改天一定要看看!”
謝則安說:“我明兒就去姚先生那把它們都借來。”
眼看宵禁時間快到了,趙崇昭沒法和謝則安依依惜別,只能乖乖回宮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