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
趙英沒再說話。
恭王說:“一想到你那好妹妹會跑到他靈前哭,等和別人有了兒女還可能帶上兒女一起去,我就覺得犯惡心。他生前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了你們兄妹倆,給了大慶朝的天下,他死後你們就讓他清靜一點吧。”
趙英頹然地坐回龍椅上,閉上了眼睛。
當初恭王大捷,人人都擔心恭王會有篡位之心。沒想到恭王回朝後直接把虎符往他面前一扔,眼也不眨地交出了所有兵權,只求了一個遠在塞北苦寒之地的封地。
很多人都不明白恭王在想什麼,他卻知道。雖然那個人已經被大火燒成灰燼,但到底還在北邊。
長居北地,於恭王而言也算是有那人陪伴。
一個是自己的妹妹,一個是自己的弟弟,趙英曾經陷入兩難之地,最後卻還是讓那人娶了妹妹,逼迫恭王斬斷那種有悖人倫的念想。
沒想到那人死後依然能讓他們兄妹交惡——甚至愈演愈烈。
作者有話要說:
那什麼拯救你,我飄忽不定的更新點……
這是補昨晚的更新【蠟燭】
☆、第三十八章
謝則安在東宮見到晏寧公主時有點意外,但卻沒多說什麼;把她當趙崇昭一樣教。
日子就這麼相安無事地過著。
晏寧公主到東宮的事趙英早就知情,他找梁撿問了謝則安平時的表現。
謝則安對梁撿恭敬是恭敬,卻沒特意討好;反倒讓梁撿高看了他一眼。梁撿說道:“不卑不亢;挺好。”
趙英說:“謝若谷迎娶阿蠻前也是這樣的。”
天底下能當上狀元的人能有幾個?每三年也就出那麼一位。偏偏這千挑萬揀挑出來的人;竟也不能替代已經死去多年的那一位。
梁撿冷嘿一聲:“魚目豈能混珠?”
趙英問得更明白一點:“那這謝三郎,是魚目還是珠?”
梁撿說:“你何不問問姚鼎言和徐君誠?”
趙英頓住了,也明白自己這話有點多餘。朝中兩雙最睿智的眼睛都落在了謝則安身上,他還有什麼好問的?
趙英只能問了別的方面:“他平時待人如何?”
梁撿想起每日的歡聲笑語;頓了頓,說:“極好。”
謝則安能得梁撿一聲“極好”;趙英是真的吃驚了。想再問點什麼,卻見梁撿神色不耐,彷彿不願繼續談下去。趙英擺擺手:“辛苦你了;你回謝府吧。”
梁撿點頭,消失在御書房中。
梁撿沉默著回了謝府,呆在自己的房間正要閉目養神,忽然聽到院門那邊傳來一陣腳步聲。
梁撿沒有理會,過了一會兒,突然聽到一道女人的聲音在外面響起:“三郎,你祖母找你過去。”
梁撿一震。
這聲音他這輩子都不會忘!雖然年輕了很多,還帶著幾分柔意,細聽起來卻極為相像。
謝則安極少讓人操心,所以他住進謝府的這半個月來很少見到謝大郎和謝小妹之外的人過來。那日姚鼎言過來他是故意出現的,好讓姚鼎言知道謝則安已經入了天家的眼,更悉心地教導謝則安。
從這女人的語氣聽來,應該是謝則安的母親親自來了?
梁撿握了握拳,最終還是悄無聲息地走到了謝則安書房外,從視窗打量屋內的李氏。
看清李氏的五官時,梁撿只覺天旋地轉,心臟一陣抽痛。
李氏與他亡妻長得非常相像!
那時他分兵南下,處理交趾的動亂,沒有參與北方那一場慘烈的戰役。他的妻女還在北方,等他大捷歸家,卻看到自己的家已經化為一片焦土,妻女屍骨無存。
梁撿心裡有痛也有怨,卻不知該怨誰。
那種兵荒馬亂的時期,誰會記得護住他的妻兒?他誰都不能怪,只能怪自己太過盲目地相信趙英永遠不會敗,沒把妻兒接往京城。
算算年紀,他的女兒確實如李氏這麼大了。
有沒有可能、有沒有可能——
梁撿快步躍出院牆,大步疾馳在長街上,他一直往前跑往前跑,直到跑出了城門外的護城河才仰天大叫了一聲。
……有沒有可能他的妻兒沒有死。
或者至少他的女兒活下來了。
梁撿感覺自己臉上滑下了兩行淚,已經年過半百的他竟無法控制地哭了起來。
要是他的女兒沒有死、要是李氏真的是他的女兒,那他真的恨不得把謝謙生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