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4/4 頁)
文字作為索引來編撰字典實在太荒唐了,更過分的是居然還敢把它擺到部首索引前面——這成何體統!
徐君誠很快被趙英找了過去;給他看了秦老太師的摺子。
徐君誠苦笑起來。
誰都看得出上書的人是秦老太師的得意門生,更何況他本來就是秦老太師門下子弟?他只能緘口不言。
趙英說:“君誠;你對這事有何看法?”
徐君誠搖搖頭;不肯多言。秦老太師是他的老師;他不能直言秦老太師此舉不對,可要他違心附和秦老太師他又做不到。
趙英明白了徐君誠的立場。
他在心裡嘆息了一聲。
徐君誠和姚鼎言一樣都是性格耿直的人,只不過徐君誠出身世家,行事謙謹有餘、魄力不足,言談之間往往多有顧忌。這性格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可由他來當太子太傅總像是缺了點什麼。
趙崇昭會聽徐君誠的話,卻不會真正喜愛他。
趙英說:“秦老脾氣犟,你回頭好好勸說一下。”雖說用那幾個番邦文字來做索引有些怪異,但看完謝季禹拿出來的那一小段範例後趙英覺得這樣的編排一目瞭然,非常不錯。再說了,後面不也有另一個按照部首來做的索引嗎?士子大可按照自己掌握的方法來查詢某個字。
至於兩個索引誰在前誰在後,那就不在趙英的考慮範圍內了。
他對徐君誠說:“你和鼎言好好商議,早日拿個章程出來。”
徐君誠一陣頭疼。
他老師是個執拗的人,姚鼎言也是個執拗的人,要說服誰都不容易。修撰《字典》本來就是姚鼎言向趙英提出來的,他肯定是想進一步推廣謝季禹那個拼音法,怎麼可能讓步?
正如徐君誠所料,朝堂上的爭議聲愈演愈烈,大有直接吵到趙英面前的趨勢。
姚鼎言一直沒發聲,只是叫幾個同僚和秦老太師那邊的人吵。“戰況”很快蔓延到朝堂之外,《字典》的修撰工作還沒開始,士林中已經議論紛紛。不少人前段時間關心過剛剛編修出來的《本草》,聽到《字典》時猛地一激靈,都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也許也快到了!
一時之間,修撰《字典》的決議竟不翼而飛,傳遍了大江南北。
姚鼎言等“戰況”白熱化後才才施施然地給秦老太師寫了封信,大意是:您老不喜歡新事物,那你如今坐著的是什麼?“張家椅”最先不正是您用上的嗎?難道對您有用的您就接受,沒用的您就不接受?您當然已經不需要拼音法這種簡單易學的東西,可天下士子需要!寒門士子識字不易,拼音法若能推行開,必然能為大慶朝栽培出更多英才。如此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