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4 頁)
年僅十一二歲卻能把自己制住的謝大郎——明明個頭還那麼小;這一身蠻勁到底哪來的?
秀才遇上兵,果然為難啊!
文生說:“我叫姚鼎言,在集賢院做事,上回休沐經過這邊看到你家僕人在外頭幫人寫信,覺得他們很不一般。今兒得了空特意過來瞧瞧,沒想到你家僕人閉門謝客,叨唸著‘上課快遲到了’就關上門。我這不是好奇嘛……”
聽到“姚鼎言”三個字,謝則安吃了一驚。
為了不做睜眼瞎,謝則安託張大義給自己講過京城的形勢,自己平時也留心探聽過,對京城裡比較有名的人物都熟記在心。
姚鼎言是個欺人,人家都叫他“三辭先生”,因為他從第一次有資格入館閣開始就開始推辭,一次又一次遠離京城去縣裡、州里磨礪,偏偏每一次都政績斐然,以至於不少德高望重的人一再推薦他回京任職。
“館閣”是天下讀書人朝思暮想的地方,它的職務其實很簡單,無非是校書授學、刊修書籍、編修國史,可它的意義卻不僅僅體現在它的職務之上。
大慶有句話叫“不入館閣難為相”!
進館閣行文事不僅是考校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把你擺在天子眼前讓天子觀察觀察,要是天子在心裡給你打了個勾,很快就會把你下放到重要的職位歷練,或者直接在京中找個好職位給你做——這等於是為你鋪好了一條康莊大道,只要能力不差,基本都能在多於過江之鯽的官員中冒尖!
姚鼎言二十歲成了進士,如今四十二歲,二十二年間經歷了趙英平亂、登基、親政的所有時期,在這期間趙英曾經三次下詔命他入館閣,姚鼎言卻再三推辭。直至年前趙英命他修撰《起居注》,姚鼎言才勉強點頭入了集賢院。
別看《起居注》這名字不起眼,實際上門道多著呢。
起居起居,誰的起居?趙英的。
修這本書就是長伴君側,記錄趙英的一言一行。這等於是可以第一時間瞭解趙英的所有決策,並且有著直達天聽的便利,有什麼事想向趙英建言的話直接說就行了!
這人牛逼啊!
第一次接觸到這種傳奇般的人物,謝則安覺得對方臉上的鬍渣子都特別有個性。
當然,他不會傻到把激動擺在臉上。
謝則安不動聲色地說:“原來是這樣!”他大大方方地介紹,“您想看看的話,可以跟我來。”
姚鼎言說:“這宅院是你的?”
謝則安答道:“家裡的,因為要搬到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