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3 頁)
場。也許還得再過個幾年,他們才能真正清閒下來。
趙崇昭說:“那就回京吧。”
得了趙崇昭的話,趙昀放鬆下來。謝則安知道趙昀最近累得很,叫人備些冰茶讓趙昀喝,他自己和趙崇昭沒什麼顧忌,各自抱著碗冰淇淋消暑,還順口叫人給李明霖勺了一碗。
李明霖:“…………”
那冰冰涼涼、顏色漂亮、綴滿水果的冰淇淋是讓人食指大動沒錯,但這對趙昀好像有些殘忍。有這麼兩個貪圖享受的“長輩”在,趙昀居然沒長歪,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趙昀對上李明霖的目光,笑著說道:“李先生且吃,我喝茶就好。”
李明霖覺得太子殿下實在太招人疼了!
謝則安說:“阿昀小時候也沒少吃,不過吃了經常鬧肚子,還是別貪圖一時的痛快了。”
李明霖見他們親如一家,也就放下心來,坐下品嚐謝則安喜愛的美食。
趙崇昭生辰是大事,許多人都提前備著壽禮。生辰當天,周邊各國都派了使者過來道賀,順便送上分量不輕的賀禮。
沒辦法,大慶這十幾年來厲兵秣馬,練兵選將的事一刻都不曾放鬆過,正等著哪個倒黴蛋往槍口上撞呢!
吐蕃早些年想往東搶點糧,結果被人兩面包抄,打得割了一大片土地才勉強保住自己的“吐蕃”名號。有些比較弱小的小國已經直接歸降,表示願意成為大慶的一部分。
歸降有什麼不好?瞧瞧西夏和北狄,那可真是一日更勝一日!
這雖然還不算是四海來朝,不過對於曾經見識過外敵禍亂邊疆的老臣們來說,這樣的光景已經足以讓他們高興到老淚縱橫。
因此在壽宴上,連最不喜飲酒的徐君誠都多喝了幾杯。
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幾分開懷的笑意。
這一刻他們都對自己曾經最不看好的皇帝陛下予以最真誠的祝願,願他與山同壽,與海同昌。
不少人的目光,也都齊齊落在趙崇昭身邊的謝則安身上。這位曾經最被人看好也確實一直平步青雲的“駙馬爺”,已經被時間打磨出最耀目的光彩。不管從文還是從武,他都是許多人心中最景仰的人,文能安邦、武能定疆,任誰提起他都讚不絕口。
這位兼有“駙馬爺”“狀元郎”等等名頭的謝參政只有一個缺點:他實在太疲懶了。
這麼想著,所有人心裡又有些幸災樂禍。
謝參政要是知道姚相和徐相的打算,一定會苦惱不已吧?
趙崇昭的壽宴結束之後,姚鼎言和徐君誠就找上了他和謝則安。
謝則安在壽宴時已經察覺許多人的目光有點古怪,再看到姚鼎言兩人聯袂而來,心裡咯噔一跳,覺得有點不妙。
果然,姚鼎言一開口就讓謝則安眉頭直跳:“陛下,老臣想辭掉相位。”
徐君誠也同樣表態。
趙崇昭吃了一驚:“徐相,姚相,你們正當盛年,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徐君誠面不改色地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謝則安:“………………”
這個理由好生耳熟。
姚鼎言說:“偏居一隅,見識難免狹隘,還是得多出去走走,看看民風民情。”
謝則安:“……………………”
這個理由還是好生耳熟。
徐君誠和姚鼎言繼續你一眼我一語地搬出理由,都是謝則安以前溜走時用過的。
謝則安算是明白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謝則安和趙崇昭對視一眼,只能說:“可先生你們都去了的話,政事堂的事誰來做主?”
姚鼎言和徐君誠齊齊地看向他。
謝則安拒絕得相當激烈:“不行!別找我!”
姚鼎言說:“哦,本來我還沒想好交給誰的,既然三郎你自動請纓那就交給三郎你吧。”說完他裝模作樣地詢問徐君誠,“徐相,你意下如何?”
徐君誠捋著自己的長鬚,笑著頷首:“正合我意。”
當年七月,姚鼎言與徐君誠雙雙辭相離京。
當朝駙馬謝衡,字則安,人稱“謝三郎”,十歲與聖上相識,十六歲三元及第,十八歲掌勸君尺,二十歲為尚書,二十五歲為參知政事,三十六歲拜相,官居一品。謝三郎與聖上感情甚篤,二十餘年不曾改變,榮顯一時,鮮有人能及。
時前朝範丞相長子入京,恰逢駙馬與聖上同遊橋市,憶當年所見,作“立秋上河圖”。此畫長十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