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第3/4 頁)
我想,不管將來誰有機會給你這麼德高望重的書記做副手,那都是政治上的一大幸事。”
伊海濤這番話說得很得體,既表達了對朱敏文的尊敬,又傳達了想給他做副手的願望,希望能起到了投石問路的效果。
說完,他定定地注視著朱敏文,想從他的臉上窺測出會有何反應。
然而,朱敏文的那張臉仍然是那麼古板,那麼政治化,看不出一絲一毫的傾向性。
朱敏文說:“說實在的,我希望今後的搭檔最好是熟悉的人,知根知底的人。要是來一個陌生的,光磨合就得好幾年,磨合好了還好說,磨合不好,影響了工作,也傷害了同志之間的感情。”
伊海濤聽了,心裡還是一點底都沒有。
朱敏文所說的熟悉的人,知根知底的人,既可以指伊海濤,也可是指唐逸夫或郭鴻澤,倒是他提到的要磨合好幾年,讓伊海濤感覺不踏實,因為他與朱敏文共事才兩年不到,還沒有磨合到位。
伊海濤說:“書記說得對,無論是什麼樣的一個結果,我都會努力工作,讓書記滿意。”
朱敏文笑道:“呵呵,海濤,我滿不滿意並不很重要,現在最緊要的是,如何把輿情控制住,讓群眾滿意,讓省委滿意。”
“書記,我馬上按你的指示去安排,不惜一切代價,儘快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話說到這裡,再說下去就多餘了,伊海濤趁機告辭了。
出得門來,伊海濤看見副書記郭鴻澤的辦公室還亮著燈,就想著宣傳這一塊一直是郭鴻澤在分管,便要去打聲招呼,看他有沒有好辦法。
官場上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副職之間不串門,主要是怕正職產生拉幫結派的想法。
以前,伊海濤上了市委的樓,有事辦事,無事走人,一般不主動去郭鴻澤的辦公室,怕朱敏文和唐逸夫有不好的想法。
今晚上不同了,要控制輿情,非得藉助宣傳部門的力量,現在朱敏文讓自己牽頭負責,自己不主動去和郭鴻澤商量,郭鴻澤肯定不會主動過來找自己商量的。
兩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一個常務副市長,一個副書記,一起共事,平時不算很親切,但也沒什麼隔閡,畢竟各自的工作都有黨政一把手當家作主,他們之間的矛盾相對少一些。
不過,省裡放寬了市長任職的年齡和學歷條件之後,年過五旬的郭鴻澤又看到了希望,雖然他也知道自己的競爭力不如伊海濤和唐逸夫,但在利益面前,誰又能做到無動於衷呢。
伊海濤還沒到郭鴻澤的辦公室,郭的秘書小蔡就迎了出來,將伊海濤帶進了郭鴻澤的辦公室。
郭鴻澤一看是伊海濤,就伸過手來,很誇張地將五根手指大大地分開來與他握手,邊握邊明知故問道:“哎呀,海濤,有事打個電話我就過去了,你怎麼還親自過來了。”
第491章 主動請纓
伊海濤開玩笑說:“有困難,找組織,老郭,我是來向書記大人求援的。”
郭鴻澤打起來哈哈說:“海濤,我能幫你什麼忙啊,黨委不像你們政府,手裡管著一大堆的實權單位,我管的幾家清水衙門,只能務務虛,要說求援,也只有我向你伸手的,我哪有什麼能支援你的。”
小蔡給伊海濤泡了一杯茶,悄然退了出去,帶上了辦公室的門。
伊海濤抱著杯子,說:“老郭,你長期主管宣傳組織工作,這控制輿情的事,我想聽聽你的高見。”
“海濤,你太抬舉我了,組織宣傳工作哪裡是我主管,我只是協助朱書記做點具體事而已。”郭鴻澤看似謙虛,實則有推脫的意思,他說:“這控制輿情,還不就是花錢消災,哪裡還有什麼高見,要不朱書記怎麼要指示不惜一切代價呢。”
伊海濤說:“是呀,這方面的工作你比我熟吧,請老兄不要保守,不惜代價我們可以做得到,可這代價往哪裡不惜,這就是個難題呀。”
郭鴻澤說:“呵呵,海濤,你年富力強,又是省裡派下來的,所以遇到難題了,朱書記自然要讓你多挑重擔啊。到了我這個年紀,想挑都挑不動啊。”
這句話,暴露出了郭鴻澤矛盾的心理。
像控制輿情,找媒體網路去滅火救火,應該是宣傳口的工作,本該由郭鴻澤牽頭,朱敏文可這個任務交給了伊海濤,他覺得受了冷落,可真把這個人物交給他,他還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伊海濤笑了一下,說:“挑也是臨時挑一挑,我是巴不得趕緊來了市長,把這副擔子挑起來,免得這一大堆的麻煩事,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