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部分(第3/4 頁)
暴風雨終於來了!
一想到鬥爭從幕後逐漸轉向了前臺,楚天舒不由得有些激動,甚至有一種控制不住的興奮,彷彿心裡透進了一絲亮光,讓他看到了突破黑網的希望和曙光。
匆匆洗漱完畢,坐了萬國良的車接到了伊海濤。
車剛開出小區的門,楚天舒說:“昨天的事有人傳到網上去了。”
一夜無眠的伊海濤立即問:“哪家網站?”
楚天舒說:“最先登的是《東南線上》,好幾家大型入口網站都轉發了。”
伊海濤心裡一驚,《東南線上》是省新聞出版局辦的,在東南省影響很大。他表面上未動聲色,卻坐直了身子,問:“情況怎麼樣?”
楚天舒審慎的說:“非常不利。”
伊海濤沉默了幾秒鐘,然後說:“到辦公室再說。”
一到辦公室,電話鈴響了,伊海濤拿起一看,顯示出來的號碼是郭鴻澤,就急忙接起說:“是郭書記呀,有什麼指示?”
電話那頭傳來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笑完,郭鴻澤才說:“老伊,我哪敢有指示呀?我只想提醒你,不要光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啊。”
伊海濤猜想他肯定是為網帖的事,就假裝不知,故意迴避說:“謝謝書記關心。每天的事都忙不完,哪有時間抬頭看路。”
郭鴻澤果然說:“老伊,有空的話,去看一下《東南線上》,上面有人發了一個帖子,是有關青原市政府的,好像還提到了你啊。”
伊海濤假裝吃驚地問:“哦,書記管宣傳,訊息靈通啊,我剛到辦公室,還沒有開電腦,肯定是罵我的吧?”
“你看看再說吧。”郭鴻澤假惺惺地提醒道:“老伊,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伊海濤說:“那好,我現在就看看,謝謝書記的關懷!”
楚天舒站在一旁,心想,此刻的郭鴻澤一定也看出了問題的實質,看到了希望的亮光,他假借關心之名,實則是撇清關係:我可是一點兒害人之心都沒有,還主動提醒你要防著有人想害你。
楚天舒甚至不排除郭鴻澤打完了這個電話,又立即撥通了唐逸夫的電話,說幾句幸災樂禍的話。他最希望看到兩敗俱傷,所以,他當然最願意雙方鬥個你死我活。
政治舞臺上,各自心懷鬼胎。鷸蚌不相爭,漁翁如何得利呢?
現在看,唐逸夫不擇手段心狠手辣,但朱敏文與郭鴻澤同樣不簡單,表面上相互客氣尊重,私下裡各有各的如意算盤。
到了這個層面的人,沒有傻子,一個比一個精。
伊海濤看完了網頁內容,有著一箭穿心般的疼痛,事態一旦失控,前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他強作鎮定,與楚天舒簡單商議了一下,決定不動聲色,先看看朱敏文的態度再相機行事。
不出所料,林登山打來電話,通知伊海濤八點半到市委小會議室召開緊急會議。
十五分鐘後,這些接到電話的人全部到齊。
出席會議的人有,市委書記朱敏文、副書記郭鴻澤、常務副市長伊海濤,宣傳部副部長舒一凡、信訪辦主任劉大強、資訊化辦公室副主任趙永昌和公安局副局長郝建成。
首先是舒一凡介紹情況。
有關昨天民工討薪事件,從昨天半夜開始,網上出現了相關的貼子,並配有用手機拍攝的現場圖片,由於發表在《東南線上》上,市裡的相關機構和人員忽略了,也鞭長莫及,目前已經氾濫成災,對青原市政府和市領導的負面影響巨大。
舒一凡說完了,伊海濤得表現出和朱敏文與郭鴻澤相同的震驚。
“發貼的人肯定在青原。”趙永昌自作主張地說,轉頭去看郝建成。
“這不是廢話。他用手機拍攝的圖片,當然就在現場。”郝建成不屑一顧,關係到責任,他肯定要反擊。“處置網路輿情,宣傳和資訊部門責無旁貸嘛。”
郭鴻澤對郝建成把矛頭轉向了宣傳和資訊部門,心裡很是不滿,立即反問道:“老郝,那你們的網監呢?一晚上都沒有發現異常?”
郝建成為難地說:“郭書記,我們警力有限,為防止突發事件,昨晚上全體幹警都出動了,網監也被抽調出來了。”
朱敏文表情難看地敲了一下桌子,他現在需要解決的不是給眼前這幾個人劃分責任,而是考慮到應付可能造成的影響,但是這沒有辦法,各人所處的位置不同,遇到問題的反應自然也不同。
他清了清嗓子:“鴻澤,媒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