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第2/4 頁)
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形成多元化的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的產業體系,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說完,祝庸之拿起書桌上的紅筆,在初稿的開頭空白處寫了兩個大大的紅字:“例項!”還在這兩個字上畫了一個圈圈,然後把筆一扔,大聲說:“吃飯!”
吃飯的時候,楚天舒和寧馨又陪著祝庸之喝了點酒。
飯後,祝庸之再次把楚天舒和寧馨喊進了書房。
黎萌非常不滿,抗議道:“姥爺,你太欺負人了啊,楚大哥好不容易來一趟,你連我彙報學習情況的時間都不給我留啊。”
祝鶴輕輕碰了黎萌一下,笑道:“萌萌,你楚叔叔有重要的事要和姥爺談,你就別跟著添亂了。”
“這些天我哥確實有點忙。”寧馨也勸道:“萌萌,你好好複習功課,等放了假,讓他帶我們出去好好玩一天,行不?”
“行!”黎萌纏住楚天舒,說:“哥,你答應不?”
“好,我答應你。”楚天舒說:“要不要拉個勾?”
“哥,你壞死了,又想把我當小孩子,我才不上你的當呢。”黎萌笑了,笑得很燦爛。
第578章 門當戶對
黎明、祝鶴兩口子幫著收拾完碗筷,帶著黎萌回家了。
楚天舒和寧馨跟著祝庸之進了書房。
祝庸之說:“這篇文章要想讓喬省長看到,引起他的重視,那最簡單不過。我只要給喬省長打個電話、遞張便條,或者乾脆帶著稿子上他辦公室跑一趟就行了。但是,僅僅做到這些,就太可惜了這篇文章。小楚,你想過沒有,為什麼不讓文章發揮更大的作用,產生更大的反響呢?”
這就是祝庸之的性格,他看不上的人和文字,一定是要嗤之以鼻的,但一旦入了他的法眼,就一定會全力以赴,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力挺到底。
當然,他這麼做並不完全是要幫助伊海濤,而是希望以此助楚天舒一臂之力,最終有機會登上更高的政治舞臺。
對此,楚天舒早有想法,他試探著提出請祝庸之把這篇文章推薦到《理論與實踐》上發表。
《理論與實踐》是東南省委黨校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月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在全省的權威性毋庸置疑,省委領導、省內各地市州的書記、市長人手一冊,省委中心組學習時經常會選讀上面的重點文章。
如果能在這本刊物上發表,能看到的就不僅僅只有喬明松省長,包括省委書記南延平在內的省委常委們也是一定會關注的。
說到這裡,祝庸之稍稍露出為難之色,他沉吟半晌,才說:“《理論與實踐》的常務主編陳金輝,原先是省委宣傳部的一名處長,前不久才調任黨校理論研究所所長,等文章定稿之後,你拿著我的推薦信專門去拜訪他一次,爭取讓他安排成為當期的重頭文章。”
楚天舒隱隱看得出來,祝庸之不是很願意和陳金輝打交道,想必是不太熟悉的緣故吧。他忙回答說:“謝謝老師,我明白了。”
“僅僅文章發表一下,就算大功告成萬事大吉了?”祝庸之突然又問。
這麼一問,楚天舒就啞口無言了。他心想,能在《理論與實踐》上發表,這已經非常有分量了,還能如何?
“聶特,聶特,聶特!”祝庸之伸出一個手指頭在楚天舒面前晃了晃,居然操起了他所熟悉的俄語,聽起來有點怪怪的,還頑皮地朝楚天舒眨了眨眼。
楚天舒看著他的神情,彷彿就看到了一些黎萌的影子,立即聯想到黎萌的一些性格和舉止得益於祝庸之的隔代遺傳。
楚天舒笑了笑,說:“老師,我真想不到還有什麼更好擴大影響的辦法。”
祝庸之說:“我認為,憑這篇文章的水平和質量,應該可以組織一批專家、學者,召開一個專題研討會,組織一批有質量的評論稿件,再在報刊雜誌上發表。同時,還可以利用報紙、電視、網路等新聞傳媒炒一炒。市長改選,社會輿論也很重要,在群眾中知名度高了,代表們投票就理直氣壯了。”
聽了這番話,楚天舒想起來祝庸之還是省**委員,省政府參事,對於選舉方面的種種細節,也是瞭如指掌。
“如果召開一個專題研討會,時間是否來得及?會很麻煩嗎?”操辦專題研討會這種學術界的活動,楚天舒完全沒有經歷和體驗,心裡一點底都沒有。
“時間不是問題,一點也不麻煩。這個方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