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頁)
瓊島鐵礦的時候,隨之而建設的便是瓊鋼公司。瓊島一直以來就有著數量不少的礦藏。其中最為豐富的便是鐵、銅。
明至清的幾百年間,石碌銅礦多為私採,故幾次議開幾次禁採。1974年12月21日,鐵礦工人在北一主礦體412m層面作業時,從有銅礦處挖出2具留長辮子的乾屍和2把三角鐵耙。證實是清朝年間工人挖銅礦時塌方被埋沒的。
1935年,瓊崖實業局派人到石碌嶺調查銅礦,意外發現此處鐵礦儲量頗豐,品位極高。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開採。而隨後日軍侵華,瓊島的鐵礦成為了他們掠奪的物件。
從1939年動工到1945年投降止,日軍的總採礦量695274噸,只是他們所規劃的第一期掠奪計劃的三分之二,掠奪走礦量694945噸。
但他們也給瓊島鐵礦業留下了一大批的成品裝置,這些包括了k—120型3立方電鏟、k—50型1立方電鏟、ob—1型穿孔機……等等。
甚至還有300匹馬力捲揚、80匹馬力捲揚機及汽油牽引車等裝置。在解放後,瓊島的鐵礦業,在逐漸的發展起來。而此時長昌煤礦也投入開採,瓊島的煤鐵算是自給自足了。
“那鋼材倒不是問題,運輸呢……”陳松伶苦笑,這裡的路算是瓊島比較好的路了。都這樣,其他地區的路怎樣想想便知道了。
“我們倒是有鐵路的……”梁三平沒有說話,夏振東就先開口了:“不過我們的鐵路並沒有通到這裡,但鹿城外圍倒是有鐵礦廠……”
瓊島建設鐵路的思考,從晚清時期便已經開始了。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都沒有開啟建設。直到後來抗戰時期日本佔領瓊島,為了更好的掠奪瓊島資源他們建設了鐵路。
這些鐵路的修築並非是溫情脈脈的。“一寸路堤一寸血。幾方枕木一條命,石八築成萬骨坑”,這便是日本人的建築方式。高達上萬的虛弱勞工被日方屠殺。
而在建國後,瓊島的鐵路再次得到了發展。但這種發展卻有限,一直都沒有脫離瓊島。
“我們的鐵路路線可以讓我們從冶煉廠直接把鋼筋運到鹿城,然後再透過汽車運輸到築路現場。”卻見夏振東笑著道:“所以運輸方面倒是不成問題的。”
說著。夏振東更是拿出地圖來。這上面標註了一些路線圖,冶煉廠到鹿城的路線和路程。當然,這份地區是經過修改的。一些特別的地標,不會出現。
陳松伶點了點頭,看來對方是做了功課的。也說明他們很有心想要建設這條公路,這很不錯。至少自己等人可以放心的進行下一步的考察。
中午大家隨便找了個野地,泡了會兒山泉。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的瓊島環境非常之好。山泉裡甚至能抓到不少肥魚,只需炭火烤上一會兒就能吃了。
幾位村裡出來幫忙的嚮導。笑呵呵的拿出醃好的山豬肉在火上烤了起來。而剩下幾個人則是穿著短褲,就直接跳到水裡抓魚去了。
要不是陳松伶等夷洲來的投資人在,他們現在肯定扒光了直接奔水裡暢遊一番。瓊島的村子裡一直以來都儲存著骨子裡的一種傳統,那就是對老人的尊重。
在他們出門的時候,老人們千叮萬囑的讓他們必須要照顧好遠道而來的客人。那可是財神爺三平的客人,人家來了說不準就會砸錢到寶亭。到時候大家都有肉吃、有酒喝。
年輕人們雖然有些鬧不明白這是為什麼,但老人們的話他們都是老老實實的聽著的。所以一路上這些個年輕人都謙謹有禮,除非陳松伶他們動問否則只是悶頭帶路。
而這時候。才他們才得以釋放一下。一路上樑三平和陳松伶的談話,他們聽不懂卻又聽得膽戰心驚的。現在他們一個月能拿兩百多塊。比農場裡的職工只多不少。
這已經讓他們過上了從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了,但梁三平和陳松伶開口就是幾百萬、數千萬。各種大車、鋼筋,直讓他們頭暈目眩。
作為山裡的年輕人,他們根本無法想像這到底是多麼龐大的一個數字。那些錢要是運來,能把整個山寨都鋪滿了吧?!兩千萬,能把整個寶亭都買下來了吧?!
幾個小青年不由得暈乎乎的。今天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衝擊太大了。甚至一時之間他們都接受不了這裡面的資訊量,那些數字直接讓他們眩暈。
“三平哥!您喝水……”村裡的年輕人們一直都把梁三平當作是偶像看待,是這位年紀不大的青年帶著整個寶亭的鄉親們過上了從前不敢想的日子。
所以只要是村裡的青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