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2/4 頁)
引入……等等,至少需十數年之功。”
梁三平說著,靠在了鵝卵石上輕聲嘆氣:“我們需要做的太多了,且瓊島本來就多山、多水,多陰雨颱風。天氣炎熱的時候氣溫很高,這都極大的影響了發展……”
“我們夷洲也是這個天氣,但我們夷洲還是發展起來了。”陳松伶有些自傲的道:“而且,我們發展的還不錯。至少這些年,我們還是取得了一些成績的……”
對於陳松伶的說話,梁三平笑而不語。的確,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整個夷洲的發展速度極快,甚至一度被與香江、新加坡及韓國合成為“亞洲四小龍”。
風頭一時無倆,很是讓人羨慕。甚至一度人們認為,亞洲四小龍會將內地直接取代甚至夷洲人、韓國人、新加坡人和香江人,自己都一度這麼認為。
但可惜的是,他們卻沒有這個機會。三十年的改革之後,內地迅猛的崛起一下子襯托出了四小龍在九七金融危機後慘淡的落寞。無論是這四小龍中的哪一位,都逐漸的陷入了經濟增長有限的怪迴圈圈中,無法自拔。
他們不是沒有嘗試過其他刺激經濟的方式,但可惜的是似乎這些方式全都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他們的經濟狀況還是日漸落寞。
三十年,在不知不覺中內地的經濟總量一下子越過了這幾個地區。甚至幾個內地的大城市經濟指數,都比之他們更高。這叫他們根本無法接受。
“我們和夷洲最大的區別便是,我們從建國到現在有著完整的產業鏈。這點是極為重要的,而這些產業鏈我們只需要升級便可以字啊多方面自給自足。”
梁三平笑著對陳松伶道:“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浮於事、生產裝置和生產觀念,及營銷手段陳舊。但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可以學習的。”
卻見梁三平看著陳松伶侃侃而談:“顯然,無論是夷洲還是亞洲其他地區都沒有我們這麼好的條件,哪怕是印度也一樣……”
梁三平說到了印度,陳松伶不由得苦笑。印度那地方,簡直就是個無比神奇的地方。哪怕是經過了上千年了,他們的種姓等級制度依然是根深蒂固的存在著。
似乎從來就沒有任何人想過要推翻,大家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整個印度的政治環境,更是紛亂無比。弄得比夷洲還複雜。親美派、親英派……等等紛亂登臺。
可無論誰登臺了,他們所使用的大部分基礎設施依舊是曾經英國人留下的那些。他們自己甚至連更新換代的想法都沒有……
第二百七十四章溫泉語,望路觀
ps:看《超級農業霸主》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陳松伶他們不是沒有考慮過印度,但去了一次之後他就知道除非印度經過無比劇烈的變革。否則的話想要崛起,無異於痴人說夢。
此時的夷洲人還沒有後世那麼傻,被一堆政治轟炸把腦漿子都炸沒了。只知道去說什麼政治正確,至於實際怎樣根本就沒有人去管。
這個時候的他們,還是很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外面的世界。並試圖去獲取自己的那一份蛋糕。在這種心態之下,他們很輕易的就發現了印度的問題。
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文化低。印度能夠受到教育的人群有限,甚至大量的人口都是文盲。這無疑是極為可怕的事情,沒有任何知識根底就意味著他們幾乎不知道你想要表達什麼。
規章制度你需要跟他們口述,而且效果極為有限。在此同時,印度人那些稀奇古怪的習慣也叫夷洲人受不了。比如那條著名的恆河,去逛一圈你能把隔夜飯都吐出來。
各種燒化、沒燒化的屍體漂浮著,甚至無數的動物屍體都在漂浮著。各色寺廟林立也就罷了,還有專門供奉老鼠的寺廟。整個街道髒兮兮的,不是你可以看到和嗅到各種翔……
甚至出門你一不小心,都能夠在街上踩到一坨。反正去印度考察了一圈之後,陳松伶等人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回來了。從此絕了往印度投資的心。
“內地有著很多的工廠,很多的熟練工。這是不可多得的資源,還有大量有著一定知識儲備的人才,這些都決定了你們的發展潛力要比印度來得更高!”
陳松伶的一番話。卻叫梁三平驚詫莫名。現在才是八十年代中後期吧,為何陳松伶就敢於斷定內地的發展會走上高速公路?!要知道,哪怕是對內地經濟最肯定的語言。
也是出現在199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