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第2/4 頁)
得膩了,兩人也會出去旅旅遊。不過顏曉夕喜靜,王世子也不喜歡湊熱鬧,所以兩人到是沒去過什麼知名的旅遊景點,專門找那些不怎麼出名,但是風景秀麗的地方去玩。
既不會被紛雜的事打攪,顏曉夕還能寫寫生,而王世子則享受他從小到大最為喜歡的簡單生活。當然行程安排基本不用兩人操心,安雨默依然是王世子的專職秘書,雖然不像以前那樣守在王世子身邊,但是總能將這些事情安排的妥妥帖帖。
總之,對於王世子來說,這兩年求學生涯的小日子過得的確是很愜意,也讓他越來越習慣跟普通人打交道。
而唐森則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
在王世子高調宣佈回到華清繼續學業之後,這位大唐世子第二大股東便低調辦理了退學手續,不過現在唐森可是經常在媒體報端出現的大人物,更是所有人媒體人的寵兒。
在跟王世子定下了計劃之後,他便直接趕赴美國,更是在最近成功收購了好萊塢老牌影業公司——米高梅影業公司,並改名為星空娛樂影業公司,這可在整個世界都引起了轟動。
直接說起米高梅影業,可能許多華夏人對這家公司並不清楚,但是說起這家公司的標誌,那頭嚎叫的獅子,估計立刻便能換起大家的回憶,沒錯,就是那個創造了無數影視奇蹟,成功塑造了007系列、貓跟老鼠,出過《亂世佳人》、《魂斷藍橋》等經典電影的影業公司。
甚至至今仍舊享譽世界的奧斯卡獎都是這家公司最先推出的,可想而知當唐森成功收購這家公司後造成的輿論有多麼洶湧。
其實最開始唐森的目標是獅門影業,一家背靠哥倫比亞傳媒集團,此時卻舉步維艱的影業公司,但是誰讓在他表現出收購意向時,哥倫比亞傳媒集團表現出的態度太過傲慢了呢?
於是這家唐家大少直接發了狠,開始操作起收購米高梅這家舉世聞名的影業公司,經過了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談判,才在半年前終於入主將米高梅影業公司跟米高梅控股集團分離,將曾經聲名赫赫的大牌影業公司收歸囊中。
說起收購過程,那可絕對是一波三折。
甚至一度引起了美國聯邦監管機構的憤怒,因為他們很擔憂這次收購直接會威脅到美國最重要的對華夏出口行業的控制。
然而米高梅影業公司複雜的股份構成幫了唐森的大忙。因為這家曾經無限輝煌的影業公司幾經波折,甚至曾經經歷了破產保護,又被索尼收購過,所以現在擁有者為私營投資機構,而其中某些機構又正好急於套現,這才給了唐森可乘之機……
當然這次收購成功之後的影響也是深遠的,甚至到現在還有無數美國民眾在抗議米高梅的這次收購案,畢竟這可是陪伴度過了童年的影業公司,現在的老闆竟然變成了另一種意識形態的華夏人的公司,這的確傷害了不少人的感情啊!(未完待續。)
397兩年(中)
當然唐森的這次收購行為跟王世子的預期可不符。在王世子看來這簡直是一次失敗到極點的收購案,太浪費了,近兩百億美元砸出去,名聲到是出來了,但是米高梅影業的影片庫太陳舊了,稍微新一些的例如《霍位元人》、《機械戰警》又是跟華納共有,而膾炙人口的《007系列》又是跟索尼共有。
好吧,除了品牌跟跟商標以及造成的轟動效應外,這筆交易簡直是敗筆中的敗筆,還引起了美國本土的各種抗議聲,甚至引發了美國監管部門的關注,這在王世子看來絕對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畢竟王世子進軍娛樂業籌劃的是顛覆以往的平面跟偽3D電影,傳播全新的身臨其境的體驗式觀影模式,所以這種老牌公司實在不是首選。
不過唐森顯然並不這麼看,在兩人探討這件事情時,唐森認為這種大手筆才能造成最大的轟動效應,吸引眼球,這樣等他們推出新的觀影模式時,宣傳工作可以事半功倍。
而且在唐森看來,其實這筆交易其實還是很成功,要知道前兩年美國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曾經開出了八百億美元的天價,想要收購時代華納都被直接拒絕了。這麼想想,他不過預計花費兩百多億美元就能成功收購米高梅影業的確不算太離譜。
最後顯然唐森贏了,畢竟是他在主導這件事情。不過結果便是因為在收購米高梅影業上投入了太多資金,鋪設院線的錢顯然不夠了。王世子只能追加了投資,並被迫成為了幕後大老闆,股份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三,而一直在風頭浪尖的唐森則只佔了星空娛樂傳媒百分之二十七的股份。
當然完全鋪設自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