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3/4 頁)
,這種情況下,當得到這場釋出會後的訊息後這些大佬怎麼可能不關注?又怎麼可能不憂心?
即便是剛才還一直沾沾自喜的谷歌總裁埃裡克。施密特此時都已經傻了眼。谷歌一直都在加緊研究3D全息影像眼鏡裝置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然而剛剛他看到了什麼?他的合作伙伴大唐世子竟然已經將裸眼動態3D技術投入到了使用階段,而且使用到的裝置竟然只是一款小手機,這的確已經突破了他想象力的極限。
不能怪這位科技大佬想象力太狹隘,實在是越是身處這個行當越清楚這究竟有多難。在普通人看來,這不過是一些光點匯聚後的效果,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款手機的硬體已經牛到要飛起來。
原因無他,不談研發成本,光是全息的計算量就大到讓人咂舌。不談立體全息,光是之前演示的平面全息技術,對硬體的要求就已經很難解決了,因為任何光顯示都要經過一個數字計算干涉記錄,衍射影象重現的過程。其中數字計算干涉記錄,需要龐大的資料計算量,才能為衍射影象提供重組依據。
說個簡單的比方,大家可以把虛擬螢幕技術看成無數基於三基色技術的光點組成的圖案,那麼這無數的光點具體出現在哪裡自然需要智慧裝置的計算。只有經過硬體的精確計算,確定每個光點的位置,並讓每一個光點出現在各自應該呆的地方,這樣才能重組成一個完整的螢幕,這其中的運算量大不大?科學家也專門實現這種技術提出過很多演算法,比如切片演算法、製表演算法等等,但這些演算法無一例外都還沒能讓虛擬螢幕技術成為現實。
其實現在谷歌同樣能夠做出全息二維影象,但是清晰度的問題可不是那麼好解決的。透過增加點陣數量,到是可以解決清晰度的問題,但是那成本就讓人頭疼了。更何況即便不計成本增加點陣數量,他們也沒辦法讓裝置如此快速的給出反應。
而現在從釋出會上看,大唐世子晶片不但實現了裸眼3D,而且這些虛擬3D圖示竟然還是動態的,反應速度還是如此之快,這完全是已經逆天了,這已經不僅僅只是對硬體有極高的要求了,更對演算法有超高的要求。如果沒有先進的演算法,打死埃裡克。施密特都不信只憑一部小小的手機就能實現這所有功能。
雖然現在看來他跟王世子簽訂的那份合同絕對是賺到了。能夠第一時間適應3D虛擬現實技術,足以讓谷歌的軟體率先搶佔市場,但是從長遠來看大唐世子的發展速度卻讓他都感覺到了害怕。
雖然暫時看來在主營業務方面大唐世子跟谷歌還沒有任何重疊,但是在谷歌投資的領域,大唐世子卻已經走在了谷歌前面,更可怕的是大唐世子的發展速度堪稱驚人。這也讓埃裡克。施密特甚至開始後悔之前幫助王世子購買了許多堪稱工業母機的高精工業裝置。
一年,僅僅一年,這家由兩個在校大學生鼓搗出的公司竟然已經擁有了威脅intel、微軟地位的技術,甚至可以說將掌控未來移動智慧裝置設計標準。埃裡克。施密特簡直不敢想象在等幾年大唐世子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自己究竟該對這家公司採取個什麼態度?埃裡克。施密特已經不關注接下來的釋出會了,而是陷入沉思。
……
跟埃裡克。施密特獨自在辦公室內思索不同,微軟高層已經緊急召開了視訊會議,從新任總裁史蒂芬。埃洛普,到微軟研究院的院長,再到董事長湯普森,以及數十名位高權重的副總裁以及各大事業部負責人都在不同的地方集體觀看著華夏這場別開生面的釋出會。
情況很棘手。即便win10市場提振的並不明顯也沒有這場釋出會給這些微軟大人物們的打擊大。立體化的作業系統是微軟一直在研發卻離成功還很遙遠的專案,之前大家都歸咎於這有賴於硬體技術的提升,而他們跟掌握了世界最尖端硬體技術製造商英特爾是鐵桿盟友,所以大家都不是很擔心這個問題。
但現在問題大了,當有一天虛擬3D作業系統完全替代平面圖形化作業系統,微軟該何去何從?(未完待續。)
294這錢花的值
這對微軟來說絕對是個極為嚴峻的問題,更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問題。
Win10被regedit捅出天大的簍子給他們帶來的壓力,都沒有今天這場華夏大唐世子晶片的釋出會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大。系統安全效能不滿意,他們還可以彌補,但是技術全面落後,就意味著他們用了四十年時間建立的統治地位將會從根基崩塌。
最讓他們感覺愕然的是,這完全沒有給他們準備的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