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部分(第3/4 頁)
幅轉換書體的書法,也是陳逸創造書體的初期階段,現在,陳逸所創造出來的行書,已經越來越成熟,距離完美僅差最後一步,哪怕只差這最後一步,陳逸的那幅李白詩篇,也是震撼了整個世界,因為,在近幾百年間,無人能夠達到這一個程度。
現在這一幅轉換書體的洛神賦,其收藏價值,簡直是非常之高,比起之前的一千萬來,現在的價值,最少也要提升幾倍。
而在這四天之中,陳逸也是公佈了自己的拍賣計劃,他將會在展覽結束後的第二天,在東都舉辦一場書法拍賣會,這場拍賣會上,將會拍賣他創作的另外三幅書法,當然,依然是三種不同書體的書法。
至於現在展出的這三幅書法,已然被範老預定了,將會成為他們嶺南書法協會最有意義的藏品,當然,範老所代表的嶺南書法協會,也將付出一些巨大的代價,來得到這三幅書法,所付出的代價,無非是以書法進行交換,這也是代表著陳逸的博物館,又將要多出一些珍貴書法文物。
另外,陳逸在宣佈拍賣計劃時,表明,這一次的書法拍賣,不接受貨幣支付,而是要以等價的華夏文物來交換,就是你出價五千萬拍到了陳逸的一幅書法,就要支付等價五千萬的華夏文物。
拍到書法之後,而沒有文物進行支付,那就要追究此人的違約責任,並且將會扣除所有保證金,這一次的拍賣活動,想要參加的人,都必須要支付三百萬的保證金,以防止有人故意掏亂。
這個拍賣計劃一經宣佈,在華夏和小島國再次引發了一些爭論,幾乎所有的華夏人,都對陳逸的計劃表示了大力的支援,民族英雄四個大字,再次用在了陳逸的身上。
以自己創作的書法,換取華夏流失的文物,這種事情,並不是陳逸第一次做了,在柴窯拍賣會開始時,品瓷齋就曾表示,外國人如果拍到了柴窯瓷器,就必須以華夏文物來支付,包括現在每個月所舉行的柴窯拍賣會,都沿用著這一個規定。
而現在,陳逸又再次於小島國開展了這件事情,讓許許多多人對陳逸產生了敬意,在國家有關部門,對文物追討毫不上心的時候,陳逸卻是在用著自己的力量,收回華夏流失的文物。
並且,收回來的文物,都被放到了有著慈善性質的華文博物館中,一切所得,都會被用在慈善事業當中,華夏有幾個人能像陳逸這樣去做。
許多的富豪,有了錢,有了成就,有了名氣,同樣在搜刮著古玩文物,可是他們所得到的古玩文物,都放在了他們自己的收藏室中,故作高雅,唯有陳逸,毫不猶豫的將他所收藏的古玩文物,放到了博物館中,讓民眾觀看,為慈善作出貢獻。
陳逸在華夏有著巨大名氣的原因,不僅僅因為他的書畫作品,而是因為他所做的一些事情。
同樣,陳逸的拍賣計劃,也是被一些小島國人抗議,憑什麼在華夏拍賣,就可以用貨幣支付,在他們小島國,就需要用文物支付。
在得知這些抗議之後,陳逸只是微笑著說了一句話,本次拍賣會,只為回報小島國的支持者,不會強迫任何人參加,但是想要得到他的書法,就必須要按照他的規則。
如果他僅僅只是為了金錢的話,又何必在小島國進行拍賣,在華夏拍賣,價格說不定會更高。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昆吾刀
那些抗議的小島國人,只不過是一群右翼份子而已,更多在之前支援陳逸的人,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以陳逸先生的書法水平,值得用文物去交換。
更有人表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華夏文物,就等著這場拍賣會的舉行了。
華夏古代一些藝術家的作品包括一些瓷器玉器之類的東西,雖然都在不斷的升值,但升值的速度非常穩定,而陳逸,可以說是一個活著的藝術大師,所創作的每一幅作品,都價值幾千萬之巨。
相信隨著名氣的不斷提升,陳逸的書畫作品,價值一定會越來越高。
一般來說,很多藝術品,都是在藝術家們去世之後,價值才不斷向上提升的,這有著很多的原因,有些是時代原因,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太過於超前,等到了後世,才有人看得出價值。
而還有一些便是藝術家們一旦去世,就代表著不再有新作品的出現,已經創作出來的作品,可以說是有著固定的數量。
當然,藝術品的火爆,更多的靠著炒作,藝術家們活著的時候,如果炒作的話,就是藝術家獲利,而等到他們去世了,一些收藏者進行炒作,就是他們獲利了。
同樣,也有一些活著的藝術家們,創作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