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部分(第3/4 頁)
雖然不召開釋出會,對外公佈,但是像其他古玩一樣,讓圈子裡的一些相熟的朋友知道,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在之後通知了呂老等人後,他們也是急忙從各地趕了過來,對於鄭老神秘兮兮,不讓他們透露一點訊息的事情,不禁充滿了疑惑不解,甚至還有些埋怨,究竟這書法有什麼秘密,還如此的保密。
可是等他們所有人到了浩陽,在鄭老家中,看到了那幅王羲之黃庭經真跡時,心中那些情緒都化為烏有,面上所出現的,完全是不可思議的震撼。
他們這些人在古玩文物上的水平非常的高,對於書法,也是有些水平,而這一幅王羲之的書法,與之前鄭老一樣,讓他們感受到了其中所蘊含的濃郁意境,同樣在內心升起了一陣陣的共鳴。
在經過一番觀看研究後,對於這幅書法是王羲之黃庭經真跡的事實,他們沒有一個人去懷疑,因為還沒有哪一幅書法,能夠讓他們清晰感受到這樣濃郁的意境。
在來浩陽的時候,沒有一個人會去想,這一幅書法裡,會隱藏著王羲之的真跡,在觀看了夏老所拍攝的那些影片畫面後,他們萬分感嘆古代的奇蹟,那在水中慢慢顯出真面目的面目,簡直是非常的美麗,簡直真正讓他們看到了華夏水墨的唯美。
而對於鄭老隨後的條件,他們也是無條件的接受,表示不會向外透露,陳逸現在還沒有發展到一定高度,拿出王羲之真跡,實在是有害而無利的事情。
同時,他們也是在心中感慨,他們這些人或許一生都淘不到一件國寶級的古玩文物,可是陳逸卻是一次淘到了兩個。
最後,這些老爺子決定在浩陽呆上一二個月左右,來觀賞這幅書法,感受其中的意境,同時根據感受進行臨摹,他們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便能感受到這書法對他們內心的影響,其中所蘊含的道法意境以及書法本身的平和簡靜,讓他們的內心也是受到影響,產生共鳴,變得平和起來。
而陳逸自然也不甘示弱,與這些老爺子每天都要臨摹一遍,同時將他自己的心得體會,講解給他們,擁有臨摹術,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比他更加了解這幅書法,更加了解其中的意境。
現在剛剛過年,實在不適合馬上出外遊歷,過年後最值得驚喜的便是香港的那件花神杯已然有了下落,是香港的一位富豪在一次黑市拍賣到的,不過那位富豪現在並不在香港,也不在國內,而遠在鐵利堅,需要過幾個月才能回到香港,而想要得到這花神杯,必須要透過他本人。
這香港的花神杯是九月菊花杯,其下落是靠著天京的呂老等人打聽到的,而在香港與這位富豪進行聯絡的,則是蕭盛華。
蕭盛華並沒有說那富豪是什麼態度,只是說等幾個月見了面才能知道。
官窯花神杯的珍貴,是無與倫比的,整個拍賣市場上都沒有官窯的出現,由此可見其珍貴程度。
至於十一月月季杯,依然是在景德鎮制瓷世家之中,陳逸決定下一個目的地,便是景德鎮,能不能得到,他依然是沒有任何的把握。
畢竟這一件花神杯可是這一個世家的鎮家之寶,想要得到,其難度恐怕比賀文知的還要大。
不過就算得不到,去景德鎮見識一下當地的瓷器製造,也是一種好事,他現在只是清楚瓷器的特點,清楚它們如何製造出來的,可是卻並沒有親眼看到過。
在浩陽停留的時間,陳逸除了每天必要的臨摹繪畫,汲取各種知識以外,淘寶撿漏自然是必不可少。
不說古玩城的店鋪,每天進出的古玩量有多大,單說其中每天擺地攤的人,便是數不勝數,有些是固定攤位,但更多的則是流動的,只要在古玩城交點錢,便可以擺攤。
第六百零八章乾隆御製八卦彩墨
這一天,陳逸依然如故,在早上晨練過後,來到楊其深的那一棟別墅之中,與眾位老爺子一同臨摹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這一幅真跡,讓這些老爺子煥發了第二春。
每天像上課一樣,準時的臨摹書法,臨摹的非常認真,能夠每天臨摹王羲之的真跡,這想一想,都是一件令人激動的事情。
而在一二個小時過後,眾人這一天的臨摹完成,陳逸自然是將整幅書法臨摹了出來,而那些老爺子,在這最開始的幾天,都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臨摹,先將字型結構分析出來,然後再加以練習,才能做到形神兼備。
臨摹完之後,陳逸與老爺子們喝了會茶,便離開了別墅,來到了集雅閣中,幫著高存志和李伯仁做些事情,沒事幫忙照看店鋪,鑑定個東西,這對於他來說,簡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