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3/4 頁)
這樣才能更好的儲存畫作。”袁老笑了笑,剛才只不過是一個提議而已,想要將這樣的櫃子送上山去,以黃鶴軒一人之力根本難以做到,如果讓其他人上山,無疑是打擾了他師傅的清淨。
“袁老,這點我知曉的。”黃鶴軒點了點頭,書畫作品怎樣能夠儲存的更好,那沒有人比書畫家更加的瞭解。
袁老看了看陳逸,頓時說道:“陳小友,還等什麼,到書櫃上去挑選兩幅畫作吧,其中一幅可以是我親手所作,另外一幅,你也可以去挑選我其中的一些收藏品。”
“啊,陳小友,難得袁老頭這麼大方,他的書櫃中,可是收藏著一些著名書畫家的珍貴作品啊。”錢老聽到這話,頓時有些驚異,不由朝著陳逸說道。
陳逸不禁一笑,“袁老,我可是沒想淘寶撿漏淘到您老的頭上,既然您想送我兩幅畫,那您就挑選兩幅自己的作品,並且對我現在幫助最大的畫作送給我吧。”
那些古代名家之作雖然珍貴,但是袁老不過只是客氣一下,他又怎能直接去挑選一些珍貴的畫作,擁有大鑒定系統,以後什麼樣的寶貝得不到,還不至於飢渴到這種程度。
“想不到陳小友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老袁,你就慶幸自己遇到了陳小友,要是換做我,肯定把你最珍貴的畫作給拿走。”聽到陳逸的話語,錢老不由一笑,對於陳逸的品行,他是沒話說了。
袁老欣慰一笑,“好,陳小友,既然你開口了,我就為你挑選兩幅能夠讓你明白其中技法的畫作。”之後,袁老來到了書櫃旁,看了看書櫃上所貼的一些標示,想了想,從中拿出了兩幅。
開啟其中的方格,露出了裡面豎立放置的畫作,比起其他的一些存放書畫的櫃子來說,方便了許多。
“好了,陳小友,這兩幅畫作,一幅是山水畫,一幅是花鳥畫,都是用沒骨法所畫而成,其中一些技法簡單明快,相信你能夠從中學到一些東西。”說著,袁老將兩幅卷在一起的畫作拿了過來,遞給了陳逸。
“袁老,我能否開啟一看。”陳逸接過這兩幅帶著淡淡木香氣息的畫作,不禁有些期待的說道。
袁老頓時一笑,“陳小友,這兩幅畫作已然是你所有,當然可以開啟。”
陳逸點頭謝過袁老之後,拿起了其中一幅畫作,這幅畫作上一個小牌子上,所寫的是輕舟已過萬重山,其自然應該就是山水畫作。
緩緩開啟畫作,迎面而來的便是那波濤洶湧的江水,江水兩旁,有著一座座高聳險峻的大山,而在江水之中,也是有著一些礁石存在。
此時,卻有一葉小舟在江水中行走,隨江水在不斷的搖擺一樣,整個畫作的氣勢,非常的磅礴,如果說他爺爺的八百里秦川圖,所表現的是秦川的宏大氣魄,那麼這幅圖,才是真正表現大自然的險峻。
與畫中那巍峨的高山,還有洶湧的江水比起來,那江水中的一葉小舟,實在有些太過於渺小,但卻是憑藉自己的力量,克服大自然的險峻。
而在畫作之上,還有一行小字的題識,輕舟已過萬重山,五十歲秋,畫於珠江南岸,而接下來便是袁老的鈐印。
“陳小友,這幅輕舟已過萬重山是我在五十歲時,到珠江會友人時,與其採風時所看到的畫面,當時感嘆於人類在對抗大自然的勇氣,所以便畫下此畫,其中所採用的技法,都是非常容易看明白的。”看到這幅畫作,袁老笑著說道。
普通人或許只能用相片來回憶過去,畫家則是可以用這一幅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所畫出來的作品,去回憶。
陳逸點了點頭,單以此畫的功底水平,其價值,已然可以在幾十萬之間,而且袁老作為嶺南畫派的當代傳人,又在一些重要藝術機構擔任職務,以其名望來算,這幅畫作,超過五十萬是非常容易的,用上了一次鑑定術,他不由一笑,正如他所估計的那樣。
將這幅山水畫收了起來,陳逸開啟了另外一幅花鳥,是一幅梅花圖,上面並無鳥獸,花鳥花鳥,並不是說一定要有鳥,這只不過是華夏繪畫藝術的一種題材而已,如同山水一樣,有山不一定會有水。
梅花,自古以來,是各代畫家所喜愛的題材,而這上面的梅花,卻是在一片白雪皚皚的地方生長著,雖然其根枝被白雪覆蓋,但其枝頭上,已然出現了花苞,而在一些枝頭上,更是露出了梅花如同鮮血一般的色彩。
而在畫作的上方,自然是一句千古流傳的佳句,梅花香自苦寒來。
第三百一十二章水墨畫
“陳小友,這梅花自不用說了,一直是畫家最愛的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