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部分(第2/4 頁)
,在聽取工作彙報之後,安排董書記視察了城市規發;展。吳城市的城市規劃展覽館是前任局長王萬祥在借鑑國外和國內其他城市的做法之後,在局一樓佈置的一個展廳。那裡有吳城市的微縮城市模型,透過聲光電的方式把城市進行立體展示,同時還展示了吳城建城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照片等實物。
可以說,這個小規發展是王萬祥時代的傑作,吳城市的市領導乃至吳江省的省領導上任之後,必來城市規劃展示廳參觀一番,因為這是瞭解吳城這個城市的最便捷的途徑。
既然上次董書記已經視察過城市規劃展了,這次就不能再看了。這跟美女可不一樣,美女是看了又看都不厭煩。這個玩意看了一遍再看第二遍就會索然無味。
吳城市規發局的資訊化工作一直是賈映瑜在分管,“數字吳城。建設也是他上任之後力主的。當時他提出“數字吳城。的概念時,局裡的很多人都不理解數字城市為何物小而且對看似鉅額的建設費用提出質疑。都懷疑有沒有這個必要,是否是浪費納稅人的錢財。
“數字吳城。全稱是數字吳城空間柚理資訊系統,長期以來,因為行業和隸屬部門的不同,規劃管理所需的資訊來源於不同的部門。採用不同軟體平臺、不同資料格式、不同標準進行管理,又亂又雜,數字吳城要做的就是“車同軌、書同文”的事,將各種資料進行整合統一建庫。實現統一管理。
“數字吳城”工程浩大,是要用數字化的手段來處理、分析和管理整個城市。地理空間資料庫作為其根基,務必真實、準確。對於吳城這座省會城市來說,無疑是做了一件好事。可要想將這一工程完成好卻並非易事。
經過賈映瑜和資訊中心這幾年的推動,“數字吳城”建設應該來說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關鍵的問題在於經費來源得不到保證。每年報預算的時候,在財政局那邊要做很多很多的工作,賈映瑜為此喝醉了幾次他自己都忘記了。
其實,這也怪不得別人財政局,他那個地方,收來的錢總數就那麼多。如果這個一要就給,那個一要就給,那財政局長就不要當了,所謂的僧多粥少就是這個意思。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領導。具體來說,就是主要領導的意見和態度。原來王萬祥當局長的時候,他雖然不反對賈映瑜提出的“數字吳城。建設,但是也從來沒有積極表示支援過。他那一代人是老派的知識分子。對這種領時代之先的新派做法向來不是很讚賞,他的精力和著力點主要是放在規發審批事務方面。既然規劃局的局長都沒有極力的推崇“數字吳城”那麼外界更是知之甚少,有的市領導知道有這麼個。事,但具體是個什麼玩意還真說不清楚。
現在的賈映瑜是規發局的一把手,他當然有權力讓“數字吳城。建設成為全域性上下關注的工作。也可以透過他的努力,讓它成為市領導關心、瞭解直到大力支援的工作。
經過一週的緊張工作,辦公室主任林南方拿出了彙報材料的初稿。這個材料是他們辦公室的筆桿子加班加點弄出來的,又經過林主任的把關修改才送到局領導案頭。張兆宇倒是沒有什麼意見。畢竟他是黨組書記,到時候彙報也是賈映瑜彙報,市委書記滿意也是對他表示滿意,如果要對規劃局的班子感到滿意。那也是首先對賈映瑜這個班長滿意,所以他基本不置可否,也沒有提出什麼意見或者建議。
賈映瑜認真的看了這個彙報材料,感覺還是不太滿意,辦公室起草彙報、總結每年不知多少次,所以他們接到任務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原來的材料找出來,結合去年的工作總結,先是拼湊,然後就是重新組裝,無非也就是舊瓶裝新酒,一般情況就是領導聽起來感覺還算行,但是聽過了什麼都忘了。為什麼?缺乏亮點,沒有那種讓領導耳目一新的東西,或者說是沒有那種觸發領導神經的乾貨。
賈映瑜長期在副職的崗位上工作,像這樣面對面向市委書記彙報工作。尤其是代表規發局領導班子彙報全面工作,還真的是第一次。
要說賈映瑜不緊張,那也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沒人說領導幹部就不怯場、不緊張了,據說有一次開一個地區性的運動會,因為中央首長來的挺多,致辭的省長緊張的腿直哆嗦。當然
微領導很緊張。媚常的說法是領導非常重視門賈映瑜對此事的確是非常重視,專門召開了局長辦公會,會議只有一個議題,就是對迎接董東平書記來局調研的事情進行再部署。
辦公室主任林南方彙報了工作準備情況。基本都是按照規定來走,基本沒什麼問題。林南方彙報完後,就是請各位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