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部分(第4/4 頁)
千年大計,國運所繫。質量是三峽工程的生命。黨中央、政務院諄諄告誡:確保工程達到一流質量,對人民負責,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中堡島,西陵峽中段的一個江心綠洲。1994年7月1日,三峽工程右岸一期工程hún凝土縱向圍堰的基坑開挖,在這裡破土動工,從此,中堡島從地圖上消失。
在中堡島消失的地方,大壩天天在長高。2000年,三峽工程hún凝土澆築量為548。17億立方米,月澆築量最高達55萬立方米,創造了hún凝土月澆築量的世界紀錄。目前,左岸大壩已全線達到壩頂設計高程185米,右岸三期碾壓hún凝土擋水圍堰已達到設計高程140米。
速度是效益,質量是生命。三峽工程的論證與決策,之所以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漫長曆程,是因為長江上這一永久xìng建築事關下游數千萬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千年大計,質量第一。因此,無論是準備階段的實驗,還是正式上馬後的施工,新華夏幾代領導集體都高度重視三峽工程的質量問題。
在成功地建造了三峽工程的“試驗大壩”———瀟北陸水水庫之後,máo澤東、周總理等又果敢決策,1970年12月批准了先行修築葛洲壩工程。由於工程採取“邊設計,邊準備,邊施工”的辦法,開工後暴lù不少問題。但實踐證明,建葛洲壩工程,從各方面積累了經驗,是三峽工程最全面的實戰準備。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開工前夕,姜恩國同志考察完各項準備工作後,要求三峽建設者:“一定要發揚奉獻jīng神,保質保量將三峽工程建設好。在戰略上藐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一點都不能馬虎,戰勝一切困難,奪取最後勝利。”
在開工典禮上,陸展翼同志講話指出,一定要把三峽工程建設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工程,要有第一流的現代化管理,第一流的文明施工,第一流的工程質量。
1997年大江截流之前,顧挽瀾同志在考察三峽工程時強調,要把工程質量擺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針對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