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部分(第2/4 頁)
人不禁一臉神秘,關於華遠也就有數不盡道不清的種種傳聞。聽說後來移居香港的原華遠董事長還在故鄉東閩靜江時目不識丁,窮困潦倒,上門借貸曾被自己的親戚棒打出門。不少人仍津津樂道華遠在嘉禾專門用於接待客人的小紅樓。”那般富麗堂皇,裡面設施之全之高檔,絕對可以把嘉禾最豪華的酒店比下去。京城官員到嘉禾,不管是辦事還是路過,常常是當地政府還未“謀面”人已經被華遠的車接走了,可見華遠的人脈關係非同一般。據說華遠集團如古代名士一樣有食客三千,這些人不必天天打卡上班,只要與公司的關係戶吃飯喝酒即可。任何一咋,公司辭職者,只要對華遠的走私有幫助者,華遠便照單全收。華遠走私東窗事發,有人說起因是洪定邦總理要華遠董事長補交的億稅款後金盆洗手,不再進大豬經商,華遠不幹,洪於是大怒而下令追查,沒想到捅出的是這樣一個鉅額大案。至於其中內情,蕭震固然知道並非這麼簡單而如同玩笑,卻其實比這還要驚險,但自然不會隨便對別人提起。
自吶年4月力日中央專案組進駐嘉禾以來,嘉禾市已有幾百個幹部被實行“雙規”行動受到約束,處級以上幹部非特批不許出境。華遠走私案涉及金額之大、從中央到地方人員之多,觸目驚心,讓人相信以上傳聞絕不是空穴來風。與國內官方媒體的緘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海外媒體空前的關注,歐美主要報刊的記者們紛紛前往嘉禾作了詳細報道,許多華夏人說不定首先是從海外的報道才聽說這件事的。
立案調查華遠走私,華夏高層當然下了很大決心,要一查到底,無論牽涉到誰,決不手軟,只是執行的效果如何又另當別論。照理說,一個只有一百多萬人口的小城市出了這麼大的案子,市黨委市政府領導即使自身清廉也有失察之過,但事發後,原市委書記調往省裡官職照舊仰長則紅袍加身,晉升為市委書記兼市長。直到前幾天紅世帆幾?月份嘉禾市人大會議才辭去市長一職。這樣的人事安排固然是為了過渡時期政局的穩定,因為幾位副書記副市長已被拘捕或實行“雙規。”但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一查到底”的不現實。按法律規定,受賄旦凹元人民幣就要追究刑事責任。但如果真的刃。元也是華遠走私一案的標準,嘉禾市恐怕連辦案的人都不夠了。
華遠案這一查,用嘉禾市政府的話說是“打擊走私促進了嘉禾特區的發展。”因為嘉禾海關的關稅總收入比上年增長了蹦,而且淨化了經濟環境,引得跨國公司紛紛投資嘉禾。其實問題還有另一個方面。華遠案結案後,不僅有人要人頭落地,有人會身陷日圓,有人遭削官去職,而且還有許許多多人要為生計發愁。從短期看,就嘉禾區域性地區而言,受點傷是免不了的,嘉禾當地人對此事反應不一也就不難理解了。就是在原華遠董事長的家鄉,唸叨著華遠好處的仍有其人,想必華遠炙手可熱時一定是散盡千金,惠澤鄉里,用走私得來的鉅額利潤養肥了它身邊的一小撮人。蕭哀深知這其中的內情,心裡只是但願此案早日結,但願中央辦案不要心慈手軟,查處到底。
華遠案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九九六年,代昌星已經由一個晉江的農民,成為坐擁幾十億資產。在嘉禾可以呼風喚雨的通天人物。當時,有人即提出要授予代昌星為“嘉禾市榮譽市民”。當這項提議交給嘉禾市人大和政協委員討論時,曾有不少人因聽聞代昌星從事走私活動而提出反對。當嘉禾市政府討論此事時,時任常務副市長的周宗緒就明確表示不能偏聽偏信,他建議由有關部門進行調查,如果不是事實,就應予以透過。結果,嘉禾海關對此進行了調查,並出具了“沒有發現代昌星有從事走私活動證據。的證明。於是,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嘉禾市十屆人大常委會授予代昌星等人為嘉禾市的“榮譽市民”。
然而,代昌星並不是在所在政府部門都可以通行無阻,在省市政協委員們的強烈反對之下,雖然代昌星的兩個好朋友徐明良、廖志勝都已先後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了。但是,由於代昌星走私的臭名遠揚,以致省政協委員們對代昌星要成為政協委員的提議表達強烈反對。許多委員表示,不希望政協增加一個“走私小組在嘉禾市政協委員、東閩省政協委員們的強烈反對下,代昌星想當政協委員的願望一直未能實現。代昌星走私規模巨大,涉及面廣,對華夏的石油、汽車、鋼材、化工原料等行業造成巨大沖擊。因此,有很多人向海關總署、中紀委、省委和華共中央寫信狀告華遠公司走私。但是,代昌星不僅在東閩有著良好的關係,他透過多年經營,在京城高層,特別是軍方高層也有著良好的關係。九八年二月,將出任總理的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