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第3/4 頁)
工作會議上,江東省委書記向陽表示,人們不僅對江東發展模式產生質疑,吳梁延全面xiǎo康的成果也被顛覆了,吳梁延沒有一個城市算是全面xiǎo康的,現在就要開始補課。
向陽承認,太湖藍藻事件爆發後,外界已經對江東全面xiǎo康的經濟發展模式產生質疑。他表示,“無論經濟怎樣繁榮發達,如果不能讓老百姓飲用乾淨的水,人民群眾就不會認可我們的全面xiǎo康模式,江東全面xiǎo康的成果就會被顛覆。”
向陽說,江東作為東部沿海省份和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多年來在全國創造了很多“第一”,倒數第一的不多,其中有一項就是太湖的水質。
“落實環保優先在全省發展並不平衡,尤其是在太湖地區,最嚴格的環保制度執行得還不嚴,環保優先的方針落得還不實,汙染治理速度還趕不上汙染排放速度。”向陽承認,這次梁溪供水危機不僅暴lù了太湖水汙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環節,而且從更深層次上反映了江東省對“三個代表”的貫徹落實還存在“盲點”和不足。
在這次會議上,江東省委、省政fǔ提出了太湖治理的兩個階段xìng目標,即全省總體上全面建成xiǎo康社會之前,實現太湖水質明顯好轉,確保太湖周邊地區飲用水安全;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之前,恢復太湖地區山清水秀的自然風貌,形成流域生態良xìng迴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宜居環境。
“為什麼都要加上‘之前’兩個字,因為蘇南全面xiǎo康建設要補環境保護、生態修復這一課!當然也包括吳城、延陵等城市在內。”向陽說,太湖不治理好,江東就不能宣佈實現了現代化。蕭宸知道,向陽書記點了吳城和延陵卻不點梁溪的名,其實很簡單,梁溪那位,是跟著他向書記走的,而自己和延陵的劉勳,卻是與王昆和遊靖關係密切。
“蘇南因太湖而興,也因太湖而富。環太湖地區能否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向陽說,徹底治理太湖,治水是治標,治汙是治本。要以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整治太湖汙染,而轉變增長方式、實現發展轉型,是必定要付出代價的。一些成為汙染源的工廠必須關閉,一些高汙染的產業必須淘汰,一些富營養化的養殖必須壓縮。
“這是我們向大自然還賬,哪怕gdp下降15%,也不過相當於吳梁延的增長放緩一年,為了免於給後人留下更大的損失,這個代價必須huā,這個決心必須下,這個共識必須達成。”向陽說。
共識,原來也是可以“必須”達成的。
不過,蕭宸對這個觀點倒也還是持支援態度的,這幾天他也特別去了解了一些資料,據統計,太湖流域紡織、化工、冶金、造紙、電鍍、釀造等六行業,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別佔全流域工業排放量的65%和63。4%,也的確是該整改了。
於是在這次會議上,江東省委、省政fǔ提出,參照國際先進新水平,在太湖流域實行更高水平、更加嚴格的水汙染防治標準,倒bī企業完善治汙設施,降低排放強度。江東省已決定,在2008年年底前,依法淘汰2150家xiǎo化工企業。
除了結構調整這一辦法,江東省此次還創造xìng地提出了“疏散”的辦法。向陽解釋說,產業疏散可以有效地減少汙染物的排放,降低環太湖流域的人口。環太湖流域究竟要留多少企業、多少人,最終還是要看環境容量。
但是對於出了問題的梁溪,對於梁溪市委市政fǔ是不是該在這次事件中承擔責任,向書記卻是好像忘記了這件事,從頭到尾,隻字未提。
王昆省長好像很隨意地看了遊靖一眼,遊靖則若無其事地又看了李成林一眼,李成林看了向書記一眼,嘴角lù出一絲笑意。
第058章 爭鋒常委會
第058章爭鋒常委會
組織部長李成林見向陽書記說完,輕咳一聲,說:“向書記的意見,說得非常中肯,一針見血,我們江東的蘇南模式,這麼多年來一直被研究、被推崇,當然也被爭議,到底做得好不好?在之前看來,至少在經濟的角度來看,是富有成效的。但這次梁溪藍藻事件,卻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知道,蘇南模式,還並不完善,有些方面,還沒有探索出一條最合適的路子……但是,咱們還是要就事論事,有時候事情辦得不到位,可以說是沒有經驗,還在學習,但是也不能說,無論出了什麼事情,都用一句‘jiāo學費’就搪塞過去,比方說梁溪這次吧,藍藻這個東西,不是出現一年兩年了,可為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