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部分(第2/4 頁)
xiǎo滑鼠產業做得這麼大,關鍵在於其智慧財產權和品牌。說得極端一點,xiǎoxiǎo的cpu晶片,動輒成百上千甚至上萬元一顆,其主要材料無非是一點金屬和可從沙子中提煉的矽,但是不掌握cpu設計技術、晶片製造技術,我們又能有何選擇?
對pc產業來講,包括聯想、方正這樣的大企業利潤也是相當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買別人的晶片來組裝,只是一個組裝工廠而已。而且,在國際cpu巨頭amd與英特爾的明爭暗鬥中,華夏pc廠商無論怎樣都掩蓋不了“看他人臉sè”的尷尬處境,既要哄著佔有份額優勢的英特爾,又不敢得罪價格佔優的amd,而這一切都緣於我們無“芯”可挑大樑,緣於華夏pc業長期以來沒有佔據技術的制高點。
而由中科院牽頭、軍方暗中參與的“龍芯”專案組就是有鑑於此才得以批准成立。要知道,進口一顆伺服器用的cpu晶片(至強mp)價格高達幾萬元,佔到伺服器成本的70%以上,據統計,光進口晶片國外大公司每年就能從華夏賺走一百多億美元。如果“龍芯”可以替代,市場前景不可限量。
市場還只是一方面,更關鍵的是“龍芯”還有一個最為獨特的優勢,不是xìng能,也不是價格,而是它的安全xìng。軍隊、政fǔ、國有企業和科研機構等部mén使用的資訊科技裝置,直接關係到國家資訊網路的安全。採用“龍芯”cpu,將有助於消除華夏在電子政務、國防等方面的安全困huò,改變在資訊保安領域的被動局面。
cpu是各類電子系統的核心。因為缺乏自主的cpu技術,也直接或間接導致華夏很多產業中的許多技術和產品要依靠進口。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華夏的武器裝備和核心裝備,華夏的國家安全也將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國家將微處理器列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葉yù靈曾經跟蕭宸提到過,說目前一個普通的晶片一般要由三百萬到四百萬個電晶體構成,這樣每個電晶體具體起什麼作用,有什麼實際功能都難以查清楚、說明白,所以晶片就有可能存在“後mén”。她還說,某些國外大公司的晶片在出口之前,都會把一個特別的口令留給該國國防部,這樣兩國jiāo戰的時候,一個口令就可能將敵國的相關係統置於癱瘓。
蕭宸對此深以為然,他想到前世聯想公司收購ibm的全球pc(thinkpad與thinkcenter)業務時,美國政fǔ就在擔心收購以後電腦裡是否會留有後mén會威脅到他們國家的安全等等。而事實上,我們華夏又有多少部mén和個人在使用美國的電腦呢?即使不是美國的電腦用的也是“美國芯”,那我們的國家安全呢?而“龍芯”就不存在後mén問題,而且有內建的系統安全硬體,還可以抵禦駭客等一大類網路攻擊。所以從國家的根本利益出發,華夏必須擁有和大力發展自己的“龍芯”。
目前華夏所有的產業,擁有自己的技術和標準的不到1%。但是,華夏民族是非常堅韌的,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用簡陋的裝備造出了兩彈一星。雖然目前我們在技術上和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cpu這種關鍵核心技術關係到國家戰略,無論huā多大成本都要做,絕對不能受制於人。
葉yù靈曾告訴蕭宸,“龍芯”專案組的組長、中科院的韋博士指出:it核心技術的掌握關係到國家的資訊保安,因此,it核心技術華夏非做不可。
“龍芯”的開發,並不是秘密,網上早有傳言。蕭宸在瀏覽吳城政fǔ官網論壇的時候,就曾經看見一位在園區某硬體公司工作的網友在一片帖子上這樣寫到:“很希望看到華夏自己的cpu,不管它的xìng能怎樣,只要它上市,我就會買。身為開發人員,我深深地能夠理解作為華夏的開發人員所擔負的歷史責任。既然沒有機會加入到cpu的開發中,那就在他們辛勤工作的時候默默支援吧!”
樸實的言語,但展現的卻是國人高昂的愛國jī情!看到這篇帖子的時候,蕭宸深深地為葉yù靈自豪。
聽了大伯的話,蕭宸回憶了一下,龍芯似乎是在2002年正式問世的,按照華夏的特點,這樣重要的產品問世,肯定是經過極其嚴格的測試之後才會宣佈的,就好比華夏的火箭一般,成功率極高。那麼算起來,現在龍芯的研發可能的確已經完成了,如今正在進行的工作,大約也就是拾遺補缺吧?倒也是該讓yù靈多來吳城一些了。
蕭宸當初其實不是沒有想過讓xiǎo姨在美國下點工夫,看能不能從英特爾或者amd手中買下一些股份,慢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