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3/4 頁)
不是他控制下的,那就真是奇怪了。”羅婷嘻嘻一笑道。
嶽小蓮依舊是一個衛生球丟給她。然後不回答。羅婷就睜大眼睛:“不好了,我不會變成楊修吧??”
嶽小蓮頓時無語,無奈道:“你是跟楊修一樣聰明,但我可做不了曹操。”
“你是做不了曹操,可咱們蕭哥可是曹粉。上次不是還為曹操說話了嗎?”羅婷學著蕭震的樣子,面色淡然,微微擺手,一副羽扇綸巾談笑間的模樣,道:“遇事審慎,臨危不亂。且多有決絕之舉。胸襟博大。樂觀宏達,“多在危難點中見精格的複雜性和多重性在他身墮州引:充分地展現和融合,是一個真正的人。而非政治符號。所謂“大重之舉果絕。險危之行無懼,風雲詭誘,笑談其間,唯大英雄者可稱之。曹公曹孟德者,誠如是”你看看,咱們蕭哥可是挺曹派的
嶽小蓮忽然好像想起什麼,一下子笑了起來。羅婷問道:“你笑什麼?。
嶽蓮道:“我笑的是,上次我和哥也不知道怎麼說到過這個楊修之死的問題,你知道哥是怎麼說的嗎??。
“哦?”羅婷好奇起來:“他怎備講?”
嶽小蓮故意嘆了一聲,道:“他先給出了他的觀點”,引用了魯迅先生《論雷峰塔的倒掉》最後一句話作了總結。”
“嗯??。羅婷問道。
“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麼?活該。”嶽小蓮正色道。
羅婷頓時呆住,然後問道:“他的意思是說,楊修該死?”
嶽小蓮道:“不,他的意思是說,楊修根本就是找死。”
羅婷睜大眼睛:“為什麼是這樣?楊修不就是削了曹操一點面子麼。就要搭上一條命,他還成了該死了?”
嶽小蓮聳聳肩:“是你讓我說的。”
羅婷就不服氣了:“那他總說了原因吧,給我理由。”
嶽蓮笑道:“他說:“楊修該死,郭嘉難得”
“郭嘉到是難得了?我知道郭嘉聰明,打仗很有本事,可這個人行為不檢,用咱們現在的話說,叫做私生活糜爛,要不然怎麼那麼年輕就死了?這樣的人倒是難得了。楊修那麼聰明,倒是該死了?蕭哥這話我可不贊成。”羅婷還是不服。
嶽小蓮笑著道:“哥說:評論一個人。首先要看這個人的所作所為符不符合他的身份。郭嘉個楊修都是幕僚,幕僚的作用是什麼?是輔佐主帥。那麼看郭嘉,他對自己的身份十分清楚,該自己做的事樣樣做得十全十美,不該自己過問的事。一件都不插嘴、更不插手,所以當他死後,曹操赤壁戰敗才會說“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就是對郭嘉最好的讚賞。
反觀楊修呢?不錯,楊修是個人才,屬古代知識分子中的精英類人物。其地位和職業與蔣介石身邊的陳布雷相似。其人才思敏捷聰穎過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曠,得到曹操賞識器重,委以“總知外內。聯主薄,成為承相曹操身邊的一位高階幕僚謀士,理應算得上一位重臣。在發生了闊門、一盒酥、曹操夢中殺人、吳質等事件後,曹操對楊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備之,直到後來楊修又暗中插手廢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極度不滿和嫉恨。《三國志》中是這樣記載曹操如何處置楊修的:“太祖既慮始終有變。以楊修頗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於是以罪誅修。曹操在漢中戰事中。隨便找了個藉口罪名,誅殺楊修後,又厚葬之,賞與許多物品。以示慰籍其親屬。曹操對殺人後又為其送葬的手段,向來運用的十分老道嫻熟的,讓外人看不出半絲假公濟私、公報私仇的痕跡,給局外人留下殺得在理,曹操又不得忍痛不殺之的印象。曹操此番秀做得實在高明,雖然頗似貓哭老鼠。但此招比孔明揮淚斬馬緩還要陰上十倍。楊修之死的詳細細節,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最為詳實生動,雖然是演義化了的,同樣讓人看不出曹操謀殺楊修的妹絲馬跡,而是秉公處置“雞肋事件”嚴肅軍紀,按律斬了楊修,做得即天衣無縫,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隱患,解除了百年之後的後顧之憂。在曹操眼中。為了日後曹家社稷江山與千秋大業的穩固,殺一個楊修何足掛齒?”
羅婷愕然,嶽小蓮轉述的話卻還沒說完,繼續道:“為什麼華夏人提倡韜光養諱,是有前車之鑑的。看曹操和楊修的電視劇,很多人為楊修叫冤,說曹操嫉賢妒能,但實際上楊修是自作聰明,表現自己過頭。影響了曹操的威信。而曹操的威信不是他一個人的,是整個曹營的命運,樹立領導威信,甘為領導做嫁衣裳,才是作為參謀人員的職業道德。郭嘉就是一個很會做參謀的聰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