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4/4 頁)
檔次,轎車生產質量和速度也有明顯改善增強,真正進入到了轎車工業大製造的現代化生產當中來!
據林強生估計,英國人的這些裝置技術可以趕得上韓國現代74年投資1億美元建廠,買到的那些技術裝置了。因為那時期的轎車生產技術,還沒有實行大規模數控自動化生產。韓國人買的生產裝置,歐美日也不可能賣給他們自己的先進產品,最起碼低了一兩個檔次。所以,英國的裝置技術含量也差不了多少。
林強生和父親當然比較眼饞英國人的東西。而且據林強生所知,利蘭公司現在屬於一家國營企業。目前正是利蘭公司最困難的時間段,如果再有半年多,等撒切爾夫人上臺執政後,這個老孃們就會大手筆的向利蘭公司,提供40億美元的鉅額援助,到那時候利蘭的這幫官僚就又抖起來了。有了這40億美元援助,利蘭也沒改變命運,還是一路磕磕絆絆的經營,86年易名叫了羅孚。
這千載難逢的時機,怎麼可以不抓住呢!
林強生和父親熱切的和肯特商談一番後,讓這個英國人等自己的好訊息。
結果,再回去和宋輝副團長商量後,給國內去電話,請示省政府簽署這筆合同時,卻沒想國內出了狀況。省內現在批不下來這筆合同,中央卡他們了!
宋輝副團長經過了解,才知道一些國內的情況。原來在他們出國考察後,國內的形勢風雲突變,已經不允許再向國外洽談合作專案了!
在1978年,國內一年就簽訂了22個大型引進專案,共78億美元,全部現款支付。
而這些現款,是向國外大量出售石油資源換來的。國內每年石油產量才1億噸,而大慶的產量就佔到了一半,年產5000萬噸。
這22個大型引進專案,其中還有10套煤礦採煤選煤裝置,如果裝置到位,工廠建成,開始向國外出口煤炭,還款有望。
但是現在中央有人提出78億美元進來,裝置進來,不單單是有了外資和裝置就行的,國內配套資金就得超過350多億人民幣。而且這麼多大專案同時上馬建設,建設材料也存在巨大缺口!
對於巨大的資金和材料缺口壓力,中央沒有什麼好辦法。在1月末,有人正式提出上馬這麼多的引進專案太盲目了,要適時的採取緊急剎車,對一些專案要嚴肅下馬!
來自中央的壓力山大,H省有引進專案中的30萬噸煉油廠一座,30萬噸乙烯廠一座。雖然都是中央的決定,大慶油田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