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部分(第3/4 頁)
研究,廢寢忘食的在實驗室工作,原本以為憑藉著在美國這麼好的條件,半導體實驗室這麼好的裝置,研發出來的晶片肯定能夠和美國同行差不太多。
但實際上,當電晶體整合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成品率就難以保障,這時候就看出了東星半導體與英特爾的技術差距,那是在晶圓加工技術上的整體落後,東星半導體在底層製造這塊上就落後了競爭對手!
這就像是AMD與英特爾的差距,製程和架構是決定晶片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唯有在這兩方面持續不斷地升級和創新,晶片技術才能不斷的前進!
林強生也知道這個道理,他給眾人打氣的說道:“雖然我們在技術上和英特爾有差距,但是我依然肯定大家的努力,我們的第二代處理器其實很不錯,非常棒,我為東星半導體的全體研發人員而驕傲!”
林強生的笑容和激烈的話語鼓舞了會議室內的眾人,大家這才又振奮了起來。
會後,新任命的技術總經理約翰克萊伯,以及新任生產部副總經理張汝京,還有王慧昌李晶夫婦留了下來。
林強生對幾人說道:“約翰將帶領研發部門,我們下一步的計劃就是研發出一款精簡指令集的RISC處理器。他在這方面很有經驗,曾主持開發了IBM的RISC專案。我希望這款RISC處理器將來能夠在工況晶片、通訊技術等領域得到發展!
RISC處理器具有耗電少、功能強,體積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效能、定址方式靈活簡單、執行效率高等特點,將來精簡指令集計算機這一塊業務要獨立出來發展,要作為東星半導體的一個重要領域!”
他對李晶說道:“李晶,你之後要全力支援克萊伯的工作!”
李晶向約翰克萊伯點了下頭,然後和林強生說道:“我會盡可能配合克萊伯先生的。”
林強生點了點頭,說道:“現在市場上其他的大公司都沒有重視精簡指令集這一塊產業,我覺得這個產業相當有前途的,畢竟RISC本身就有很多的優點!”
接著,他對張汝京笑著說道:“張先生,以後我的晶圓工廠就拜託給你管理了,希望你把德州儀器的先進經驗帶進來!”
張汝京點頭說道:“我一定努力,在這方面我也不敢說有什麼先進經驗,只是儘量把我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就好!”
林強生點頭道:“你放心,我會給你最大的許可權,鼎力支援你的工作!”
“非常感謝林董事長信任!”張汝京說道,他也十分滿意林強生的態度。
林強生選擇他,他也同樣在選擇著對方,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張汝京真的沒有必要辭掉德州儀器的優越工作,來到東星半導體第二次創業。
王慧昌對張汝京這個老鄉也非常歡迎,他笑著說道:“汝京,我們是同年生人,你在德州儀器幹了那麼久,我可要從你這裡學一些真本事呦,你可不要吝嗇!”
張汝京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沒問題,只是小弟才疏學淺,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你可要指正!”
王慧昌感覺張汝京這個人十分不錯,他身上有著很濃厚的中華觀念,又相當的儒雅親切,兩人一見如故,都是臺。灣人,他很熱情的邀請張汝京今晚去家裡做客。
第七百一十二章CISC和RISC的融合
林強生帶領著約翰克萊伯和張汝京參觀了大半個東星半導體公司,東星半導體有12棟風格各異的大樓,同時還有兩家晶圓工廠和一家晶片加工廠和一家封裝測試工廠。
而現在林強生的公關團隊還在與聖何塞郡政府協商,遊說市內的參議員,為獲得一塊新地皮建立思科系統公司總部,那將是林強生集團旗下的又一大支柱!
約翰克萊伯可能對林強生來說還不是很熟悉,他只知道這位80年就主導開創了IBM的精簡指令集研發專案,他算是RISC早期發展的奠基人之一。
而張汝京在中國就大大的有名了,將來的他是中芯國際的創始人,這家在上海成立的晶圓製造商是國內數一數二的技術先進的積體電路晶片製造企業。他先後為德州儀器在美國、新加坡、臺灣、中國管理過10多家晶圓工廠,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之後,張汝京把在德州儀器完善的管理技術帶進了工廠,讓中芯國際成為了中國舉足輕重的半導體企業。
而現在張汝京提前十多年離開了德儀,不過林強生仍然相信他的管理才能。
四人走進了半導體實驗中心,林強生回頭看了看四處打量的伊貝卡,說道:“你自己照顧自己,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