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部分(第2/4 頁)
的航發工廠,但是現在專案下馬,虹口廣中路的這家工廠早已落寞。
在工廠門口,張龍根廠長與林強生等人見了面,他熱情的和眾人一一握手說道:“歡迎東星集團的同志們,歡迎來到上。海航空發動機製造廠!”
張龍根面對林強生和楊萬立熱情的說道:“林先生,楊總,請進吧,我帶你們參觀一下工廠!”和張廠長一起迎接的其他幹部,也都熱烈的鼓著掌,這些人就外商啊,只是大家有些疑惑,怎麼都像是中國人。
“張廠長,我早就聽說你們航發廠是上。海市內技術最先進的單位,這回我可得仔細看一看!”林強生笑著說道,在張龍根等人熱情的招待下走進了這家工廠。
長征航發廠曾經生產過3批12臺渦扇8發動機,代號915,是運10的動力裝置,屬於美製JT3D發動機的仿製型。其推力為80。07千牛,起飛耗油率54。56千克/千牛小時,效能、壽命等指標在60年代末尚屬較先進的航空發動機。
林強生和楊萬立等人隨著張龍根廠長走進了龐大的機加工車間,航發廠有10萬平方米的面積,100多畝地,共分為機械加工、衝壓與焊接、機修、熱處理與表面處理、總裝與試車等5個車間。
較為重大的是發動機總裝車間,建築面積達到6258平方米,裝有2次/小時全室換氣通風裝置,具有采暖、密封、防塵、採光好的特點,按設計要求能達到年總裝渦扇8發動機50臺。
廠裡的發動機地面室內試車臺,為15噸級發動機懸掛式臺架,設有快速接管箱、可升降平臺、發動機起吊架和鎖緊插銷等。裝置均由液壓傳動,透過電鈕操作控制。該臺架能進行發動機長期試車和定型試車,為國內首座懸掛式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室內試車臺。
林強生所在的大型機械加工車間,廠房面積為8043平方米,3個縱跨分別設有3~5噸起吊行車,共佈置國產和進口切削機床167臺,基本形成生產發動機轉子、靜子和中小零、元件,年產12臺套的能力。
而現在林強生看到,車間裡倒是有不少工人在勞動,同時還有一些外國人,他有些疑惑渦扇8都下馬了,這些人在忙什麼,竟然還有老外在工廠裡!
張龍根廠長向眾人介紹道:“我們廠的工程配電總容量達到10,370千瓦,配置容量2O立方米/分的壓氣機4臺,蒸氣4噸/小時的鍋爐3臺,各類機械裝置1057臺(套)。其中金屬切削類287臺,衝壓類29臺,焊接類43臺,試驗機類61臺等。”
“不說在全國,就是在上。海市內,我們的機加工能力都是最高的那一類級別!”張龍根用略帶自傲的語氣說出了這一番話。
林強生看著大型總裝車間,好奇的問道:“張廠長,你們的工人在做什麼,怎麼還有外國人?還有,這就是你們曾經生產915發動機的地方,你們能完成渦扇8發動機的多少工作?”
張龍根笑著說道:“林先生,情況是這樣的,就在85年年末我廠接到了上飛總公司協作麥道82的製造任務。你看到的那些外國人,其實是麥道公司派來的技術人員,我們的工人為正,他們為副,採取一對一的技術指導,美國人很負責任啊!”
“哦,原來是麥道的人!”林強生這才想起來上飛確實和麥道在80年代中期開展了合作,沒想到已經開始了。
楊萬立也對林強生說道:“這方面訊息我倒是聽說過一些,麥道公司吧麥道82的最大組裝線運到了上。海,去年年末第一架麥道82已經落戶汏連了,國內打算引進幾架美國製造的,以後就引進國內製造的麥道82!”
張龍根點頭說道:“楊總說得對,上飛現在已經是麥道公司海外最大的組裝廠了,我們會透過麥道82瞭解到美國的先進製造技術和標準,這對我國航空工業很有幫助!”
在場的眾人都非常振奮,畢竟美國人把民航飛機都拿到中國來生產,確實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包括楊萬立等人都覺得這是個巨大的進步。
林強生附和著眾人,點頭說道:“這個起點確實很高了,希望會有個好的結果吧。”
張龍根笑著點了點頭,繼續給大家介紹道:“在渦扇8研發生產時期,我們廠主要承擔著高壓機匣、燃燒室外機匣、高壓靜子、火焰筒、高低壓壓氣機轉子、渦輪轉子、擴散機匣、軸承座、放氣機構、零元件的製造和發動機總裝、試車,工作量佔全機的60~70%。此外,工廠還陸續承接渦噴6、渦噴13發動機零部件的生產任務!”
他略帶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